前几天,有机构做了这样一个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63.4%受访的专科毕业生,月薪在元以下。
而月薪过万的,不到5%。
同时他们还采访了复旦大学一位专家,专家是这么说的:
在职场中,专科学生的确面临着所谓“第一学历”的歧视,建议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带头破除学历歧视门槛,同时,还要进一步拓宽专科生继续深造的渠道,打破专科学生的职业发展“天花板”。
这些话乍一听,挺有道理。仔细想想,挺让人焦虑。
而实际上,焦虑不仅弥漫在专科生群体。
伴随着“互联网大厂裁员潮”的消息,焦虑,也逐步蔓延向更高学历、更高学位,以及名校生。
网上经常能看到此类消息,“本科生去富士康流水线干作业员”、“清华毕业去当保姆”,“硕士去当保洁”,“博士去二本当辅导员”,“博士硕士扎堆小县城”.......
这些高传播性的内容,有相似的特点,都是以高学历、低收入作为对比,在短时间内给人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不过冲击过后,就是焦虑。除了焦虑,还是焦虑。
那真实的状况,真的有他们说的那么差吗?
拿这次63.4%专科毕业生月薪在元以下来说,显然,大量专科生“收入低”是新闻出圈的爆点。
但这个“低”,并不是这一两年突然变得这么低。不管你之前有没有注意观察,低收入的人群,一直都有很多。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的《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数据》显示,我国月收入为元以下的有5.6亿人,为极低收入群体;月收入为-元的有3.2亿人。
这两个人群加起来,多达8.8亿,占总人口的63%。
把城市和农村分开来看,年我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元,平均到每个月是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元,平均到每个月是元。
对比10年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仅元。这10年,已经翻了一倍,达到历史新高。
客观上来说,月薪块,已经比城镇平均收入高25%以上,并不是拿不出手的“低薪”。甚至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高薪”了。
不过,一直有不少人认为,作为世界第二大国,五六亿人月收入元以下,是被平均的。因为其中包含了数量庞大的没有收入的老人、小孩、学生。
这句话,也确实有一定道理。
那么,真正的“劳动人口”,就业和收入状况如何呢?
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的统计显示,从20个大类行业的就业人口占比看,农、林、牧、渔业是唯一一个就业人口占总人口超过两成的大行业,占比20.6%。
制造业以18.1%的占比位居第二;排名第三的,是批发和零售行业就业人员,占比达到14.1%;第四名建筑业,为11.3%。
光是排在前四位的,就占到了近63%。
农林牧渔主要是第一产业;制造业、建筑业是第二产业;批发和零售属于第三产业,却也是相对“古老”的第三产业。
可见,直到今天,国内承接多数人就业的行业,并非高新技术领域。而是事关柴米油盐肉蛋奶、穿衣、居住的民生领域。
这些民生领域的薪资,不会太低,也不会太高。
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农、林、牧、渔业平均工资,相对前一年增长了10.9%的情况下,每月收入才达到元。
注意,这是城镇非私营单位。在老家,这些都是很体面的工作了。
至于制造业,非私营单位,以及私营单位高技术含量的工种,也能达到统计数据中八九千的“高薪”。
至于普通的私营工厂,虽然没有统计数据,不过,真实的收入状况,大家点外卖时可以问一下那些从工厂出来跑外卖的小哥。
从一些流水线工人的视频博客晒图和评论区互动来看,月薪三四千的,也不在少数。
至于城镇非私营单位建筑行业从业者,据统计,平均月薪大概是元。
不过,在一般的工地,没有双休、五险一金,每天搬六七八袋水泥,每月只能拿到块的普通工人,也大有人在。
至于第三产业的批发和零售从业,主要集中于“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南部沿海。
由于人均耕地面积少、靠近港口,商业氛围浓厚,经商群体庞大。且形成了当地的圈子文化和一定的准入门槛。这是就业规模排名前4的人群中,收入最高的一群人。
城镇非私营单位批发和零售从业,平均月收入达到元。
我个人甚至觉得,这个群体的收入有点被低估了。毕竟,南方的生意人,长期以来都是各地公认的“有钱人”,月收入竟然也不过万……
总而言之,别说月入过万,月入块对于大多数劳动者来说,都不算低收入。尤其是除了东南沿海以外的广大中西部地区。
那么既然低收入人群这么多,为什么今年这一波大家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