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之水养生态之鱼

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http://www.gpitp.gd.cn/mei/20180426/74058.html

本文转自:南宁日报

上林县拥有清水河、大龙湖等环境优美的渔业水域和自然生态条件,渔业健康生态养殖拥有广阔空间和优势资源。近年来,上林县紧紧围绕渔业增效、养殖户增收和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坚持“依托良好生态资源,走出绿色发展之路”的方针,深化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渔业资源和生态保护,实现了渔业健康养殖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兴渔富民有机结合:年上林县水产养殖面积达3.34万亩,水产品年产量1.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2.68亿元。   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日前,上林县成功获评首批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成为广西唯一获评的县域。 创新“生态+”模式生态美效益好   日前,记者在上林县大丰镇三联村云陆庄的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看到,村民们正在为水稻育苗播种做准备;一群白鹭时而在水田觅食,时而悠然飞翔,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的景象。   “村子曾经许久都不见白鹭的身影。如今,随着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白鹭成了这里的‘常客’。”基地负责人陆茴香告诉记者,这得益于大力推广的“稻鱼共生”生态种养技术。种养期间,基地会不定时补充深井水,保持水体恒温;投放一种名为“百草料”的独特食料,这种食料会产生大量螺旋藻,螺旋藻不仅是很好的鱼食,还能通过光合作用增加水中氧气,产生大量的菌胶团,进而保持整个生态系统平衡稳定。   “我们以‘猪—鱼—米’‘鸡—鱼—菜’等‘生态+’循环种养新模式为引领,推广三季稻试验种植,建立稻鱼共生系统,打造标准化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实现了‘一水多用、一田双收、稻鱼双赢、养一得串’的生态发展目标。”上林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振俭介绍,推行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生态种养取得了良好效益,上林县中医循环养殖基地、西燕香马旱改水稻鱼共作基地、明亮微田、北林冬瓜示范点、九龙鱼稻点等基地,每亩产值均超万元。 治理养殖尾水循环利用水资源   在上林县兴鸿泽鳗鱼养殖基地负责人俞厚妍指引和讲解下,一个设施齐全、高效循环的绿色生态基地展现在记者眼前:生态沟渠、曝气池、过滤坝、沉淀池……这是一套完整的生态处理系统,通过对基地养殖尾水进行科学环保处理,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渔场绿色发展。“水质好,鱼的品质也更好,产量就会逐步提升,目前基地年产鳗鱼吨。”俞厚妍告诉记者,这些都离不开政府对生态养殖的政策扶持。   据了解,上林县出台政策,扶持符合产业政策的高值渔养殖企业(合作社)9家,带动社会投入万元,对基地进行设施化升级,因地制宜建设养殖尾水治理设施,不断提高养殖机械化程度和推进智慧水产设备的应用。   “我们高度重视渔业发展工作,努力争取国家、自治区、市渔业项目资金,支持开展池塘标准化改造,以及水产养殖尾水生态治理设施设备和池塘循环流水养殖设施等建造,渔业健康生态养殖基础条件不断完善和巩固。”李振俭说,目前全县工厂化养殖、设施养殖实现循环水养殖的比例已达85%;全部养殖池塘进行了标准化改造,池塘养殖安装增氧机套、投饵机台,机械化普及率达65%以上。 全面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   “在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的过程中,我们全力打造生态有机品牌。”李振俭说,上林县以构建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产业体系为抓手,推进养殖减药行动,打造“六零”(零农残、零重金属超标、零化学添加剂、零抗生素、零激素、零保鲜剂)农副产品,大大提高了生态产品品牌价值,推进农业高产、高质、高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建设了上林县健康养殖质量追溯系统,实现水产品全程可追溯,产地水产品抽检合格率连续保持%。   下一步,上林县将加快上林县渔业设施化、现代化、生态化改造步伐,继续实施养殖尾水治理设施设备、设施化循环水养殖设施等建造,积极推进水产养殖智慧化发展;抓住粤桂渔业合作的机遇,在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积极推动渔业从单一的传统养殖向全产业链发展;与清华大学、国家菌草中心、广西中医药大学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加快推进生态养殖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等,发挥示范区引领和带动作用,全面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提升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本报记者冯梓剑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476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