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人》杂志全媒体记者惠宁宁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保护水环境、防治水污染,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10年来,中国在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方面,制度不断完善,立法工作不断推进。11月6日,《法人》记者就水资源保护、利用、成效等问题,对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蔡守秋进行了专访。
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
《法人》:最近10年间,中国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这其中,制度建立情况如何?
蔡守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水环境(水资源)领域构建了比较健全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建立了比较严格、有效的管理和治理制度,推动了社会主义新时期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利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长江流域综合规划(-年)》《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相继发布。目前已基本形成一个由水环境(水资源)领域的国家规划政策、国家标准组成的、务实管用、严格严密的水环境(水资源)政策体系。
10年来,我国水环境(水资源)法治建设也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和历史性成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相继制定或修订了长江保护法、湿地保护法、黄河保护法、农业法、渔业法、水法等法律。国务院相继制定或修订了《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安全保卫条例》《水文条例》《城市供水条例》等水环境资源方面的法规。目前已基本形成一个由水环境(水资源)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组成的水环境(水资源)法规体系,为水环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治理以及水利法治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水环境保护依法而行
《法人》:法治对于水环境治理的价值和意义有哪些?
蔡守秋:依法治水是治理水环境(水资源)工作的有力保障。保护水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将水环境(水资源)保护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水环境(水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以高质量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推动水环境(水资源)高水平保护,才能为实现美丽中国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依法治水是法治政府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推进水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加强水环境法治建设,建立健全水法规体系,建立健全水环境法律制度,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大力推进水行政执法体制和司法机制改革,全面建设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的水环境执法机构,努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健全预防为主、预防与调处相结合的水事纠纷调处机制,依法及时有效化解水环境社会矛盾纠纷;全面推进依法治水,实行严格的水环境保护制度,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建立健全水生态环保督察制度,可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可持续改善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法人》:还有哪些方面有待完善和改进?
蔡守秋:目前我国在水环境(水资源)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全面协调治理方面的制度还不够健全有效,对防治水污染、水资源浪费、水土流失、洪涝灾害和保护水生态环境、节约用水、保持水土、大兴水利等的一体化规划、一体化推进、一体化考核还不够协调和谐,克服水环境(水资源)治理领域的“九龙治水”弊病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然存在不同程度政出多门的现象,这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创新水环境(水资源)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全面协调治理机制。
《法人》:公众如何依法参与水环境治理?
蔡守秋:在公众参与水环境(水资源)治理方面,有关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有效,公众参与的广泛性、自觉性和积极性不够高,这需要进一步健全水环境治理公众参与制度和水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法人》:你心中的“十年水环境治理成绩单”是怎样的?
蔡守秋:10年来,我国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实现整体性跃升,成功战胜黄河、长江、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太湖等大江大河大湖严重洪涝灾害,近10年我国洪涝灾害年均损失占GDP的比例由上一个10年的0.57%降至0.31%。10年来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8万平方公里,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双下降”。江河湖泊面貌实现根本性改善。
母亲河复苏行动使得华北地区地下水水位总体回升,年治理区浅层地下水、深层承压水较年平均回升1.89米、4.65米,白洋淀水生态得到恢复,永定河等一大批断流多年河流恢复全线通水,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贯通。
通过治理,水资源配置格局实现全局性优化,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成通水,累计供水量达到亿立方米,惠及1.5亿人。全国水利工程供水能力从年的亿立方米,提高到年的亿立方米。近10年我国用水总量基本保持平稳,以占全球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20%的人口,创造了世界18%以上的经济总量。
责编|白馗
编审|崔晓林
校对|张波张雪慧
本文刊载于《法人》杂志年11月总第期封面故事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