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文化是认识自然、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桥梁,涉及生产和科技、生活和习俗、历法和制度、宗教和祭祀等。在渔猎时代,长期捕捞实践使人们先后发明徒手抓鱼、木棍叉鱼或杖鱼、钓鱼、渔网捕鱼等渔法,制作出鱼叉、鱼钩、渔网、网坠等渔具,再由捕捞到贮藏、加工和养殖,以及随之产生的鱼崇拜、渔艺术等渔文化。
通过渔文化可以使人类对渔业动植物、渔业资源和环境等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我国是世界上渔业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在漫长的渔业生产生活中创造和沉淀了丰富多彩的渔文化,从捕捞、养殖、加工、饮食,到观赏、书写、绘画、音乐、舞蹈等,渗透到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祭祀节庆、律令制度等,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国渔文化分布广泛,生产类的有哈尼族稻鱼鸭综合种养、鄂伦春族和蒙古族的冬捕;艺术类的有江西鄱阳湖的渔鼓鱼灯、浙江温岭的大奏鼓;衣食住行方面有东北地区赫哲族的鱼皮服;涉及婚丧嫁娶的有河北白洋淀的渔家船轿迎亲;涉及祭祀节庆的有福建的妈祖祭典、太湖渔家的献头鱼、满族的鱼图腾等。
渔文化遗存,物质类包括渔船、渔具、渔服、渔饰、渔村的民居建筑等。非物质渔业文化遗存包括捕捞和养殖方式方法、渔民的生产生活习俗、民间文学和艺术等,如渔业组织和规范、造船习俗、饮食文化、节庆文化、人生礼仪;劳动过程中创造的渔歌、渔谚、渔民号子,表现渔民生产生活的渔民画、剪纸艺术等。目前,我国有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目录。
中华渔文化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朴素生态文明思想,体现着我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也有桑基鱼塘、稻鱼共生等体现中国古人智慧的渔技渔法,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自然的中国渔文化灿烂图卷。在漫长历史进程中,渔文化的发展滋养了百姓、厚实了民生、推动了文明的发展。当前,渔文化被赋予了新的意义,需要从“厚生”走向“润生”。
长江流域是我国淡水渔文化延续时间最长、类型最丰富的地区。。根据普查初步结果,长江流域渔文化包括与长江渔文化相关的物种、渔史、渔船、渔具、渔俗、诗歌、渔舞、渔画、渔味、渔规、渔业生产方式、渔村和渔港、渔业景观和工程、其他等14个类别,已有吉安鲤鱼灯舞等23个渔文化相关项目列入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江流域渔文化内容丰富、底蕴深厚,长江“十年禁渔”也是保护、传承和弘扬长江渔文化的新契机。如规划建设长江渔文化博物馆,举办长江渔文化节,建设形态多样、内容丰富的渔文化示范村,发展以渔文化观赏和体验为主要内容的休闲渔业,利用长江丰富的渔村、渔港、渔具、渔船等,发展渔文化产业,让渔文化走进公众生活。
摘编自“构建活态传承机制守护中华传统渔文化——对话陈洁、王颖、宁波、李琴”,原载《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