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方良龙镇江城建观察
一只江豚正在畅游(摄于9月5日)
又一只江豚浮出水面(摄于9月7日)
9月3日至8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联合江苏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采取截线抽样法对长江镇江段江豚进行了科学考察。6日内合计观测到江豚32群次头次,其中豚保区内观测到江豚24群次77头次,占长江镇江段数量的70%以上。
保护区内建设的人工鱼巢、生态浮岛
“随着长江镇江段生态环境的日趋改善,镇江豚类保护区正成为江豚的乐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吴斌介绍,近年来,镇江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入探索江豚自然保护经验,认真书写长江大保护的时代答卷。
“微笑天使”——江豚正面照(资料照片)
来自江豚的问候(资料照片)
江豚被称为“水中大熊猫”,因为它的嘴型看起来像“微笑”的表情,所以也被誉为“微笑天使”,是目前我国内陆水域存活的唯一水生哺乳动物,也是目前长江中栖息的唯一鲸类动物。
保护区自然风光
建立于年、面积57.3平方公里的江苏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水域辽阔、水质优良、水草丰茂。特别是核心保护区域和畅洲北汊不通航,水面平缓较安静。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渔业资源,较少的人类干扰,为豚类等野生动物提供了稳定的栖息繁育场所。
行走在焦山景区以北的长江豚类自然保护区,不仅可以看到大片的水生植物及湿地,还有白鹭和各色水鸟不时从头顶飞过,完全是一片生态自然的江滩风光。
违规建设的大江风云影视实景园
然而3年前,这里却是另一副模样。保护区内违规建起大江风云影视实景园,原本的江滩湿地被各种娱乐设施侵占,周边还开发了大片农业生产和养殖基地。
对大江风云实景园进行拆除
豚类保护区突出环境问题被曝光后,镇江痛定思痛,全面清理违规开垦建设项目,多亩江滩湿地全面退出农业生产和水产养殖,进行人工覆土和生态自然恢复,整改工作得到韩正副总理和国家有关部委充分肯定。如今,这里又恢复了蒹葭苍苍、鸥鹭齐翔的场景。
经过整改后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镇江长江豚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方俊锡说,江滩湿地修复后,最新科考结果显示,有水生动物75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种,省重点保护水生动物3种;植物58种;鸟类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动物3种,省级保护动物16种。
飞鸟掠过芦苇荡
为防止死灰复燃,市自然资源部门还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保护区遥感监测评估,及时发现保护区内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并督促整改到位,确保受保护区域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
今年7月2日,年镇江长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现场,多万尾鲢鱼、鳙鱼等鱼苗欢快地回游长江。这是我市连续18年开展类似活动,已累计投入各项放流资金余万元,放流各类苗种1.8亿尾。
市民参加增殖放流活动
通过开展增殖放流,修复水生植被,建设人工鱼巢、生态浮岛等生态修复措施,镇江豚类保护区内渔业资源逐渐稳定,水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今年长江镇江段全面禁捕,长江水生态将更趋改善,可为江豚提供更加充足、丰富的食物,进一步促进种群繁衍。
保护区资源监测
保护区工作人员开展日常巡护
在日常陆域巡护、水上巡护的基础上,豚保区还配套完善监测站、巡护艇、无人机、高清监控、GPS巡护终端等设施设备,优化移动监管平台,提高现场定位能力,构筑了一张保护江豚的水陆空立体监测网。
“镇江海事提醒:长江镇江段已全面实施内河船垃圾生活污水免费接收……”日前,记者随镇江豚保区管理处工作人员乘海巡艇前往设在长江中的六圩水上服务区时,手机上收到这样一条提醒短信。走进趸船上的江豚保护区科普宣教点,彩色照片、电子大屏展示的憨态可掬的江豚,令人顿生怜爱之情。
征润洲海事处负责人介绍所处方位
水上江豚保护宣教点
“保护好长江母亲河,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镇江海事局征润洲海事处处长(挂职)邵万兵说,海事部门积极推进到港船舶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污染物免费接收,向过往船员宣传江豚保护知识,配合主管部门开展豚保区水上巡护,积极参与禁捕联合执法行动,让江豚在长江镇江段幸福栖居。
百人荧光夜跑护江豚
让我们留住江中那一抹微笑
守住一江碧水,留住一抹微笑。吴斌表示,将以久久为功的恒心、毅力和韧劲,持续做好长江生态保护大文章,确保一江清水永续东流。
方良龙王召根印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