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渔业科技协同推广,特色水产提质增效

年,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牵头,协同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及盱眙等9个市县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共同实施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试点-特色水产产业项目,推动江苏省河蟹、小龙虾、黄颡鱼、脊尾白虾4大特色水产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组建联盟,构建协同推广机制——

项目跨单位、跨部门、跨学科组建专家团队,共建成立“江苏省优势特色水产品产业技术协同推广联盟”。

成员涵盖省内涉农涉渔科研院所、高校、地方水产技术推广部门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吸纳行业专家、科研人员、基层水产技术骨干、企业家、乡土人才共计65人,打造成上连科技前沿、下接生产一线,产学研推用一体的农技推广服务队伍。

项目构建“联盟-技术体系-专家工作站-示范基地”四级联动机制,联盟负责确定适宜推广重大养殖技术,技术体系负责技术评估、评价及技术发展形势研判,专家工作站负责答疑解惑、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示范基地负责技术示范展示与技术推广,各方紧密协同,各司其职,确保项目高效有序推进。

选准产业,导入重大养殖技术——

项目围绕江苏省主要优势特色水产品,选定在全国有地位的河蟹、小龙虾、黄颡鱼、脊尾白虾4大产业及其重点养殖区域。

瞄准水产种质资源退化、环境矛盾突出、病害频发等问题,把握绿色发展、生态养殖、综合种养技术提升等需求,整合渔业技术储备资源,重点开展高效生态养殖模式、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池塘原位修复技术、小龙虾“养繁分离、精准放养”等新模式、新品种、新技术的集成与示范推广。

分别在高淳、金坛、泗洪建立县级河蟹试验示范基地面积总计亩,在盱眙、泗洪建小龙虾基地亩,在启东、如东、响水建脊尾白虾基地亩,在溧阳、高邮建黄颡鱼基地亩,集成示范增效增收作用显著。

其中,对接盱眙金联汇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施的小龙虾“养繁分离、精准放养”等技术模式,水稻亩产公斤以上,小龙虾亩产公斤,较传统种养模式相比,大中虾规格比例提高至90%以上,亩增效元以上。

创新方式,落实关键技术指导——

去年以来,项目组专家主动对接各个实施区域,广泛宣传发动,遴选对接科技示范主体个,落实各项关键技术指导。

其中仅“长江1号、2号”河蟹品种推广上,就已覆盖高淳、泗阳地区有影响力的规模化养殖经营主体余个。

截至6月份,项目组已举办绿色健康养殖、病害防控技术培训班及观摩会8期,培训近人次,同时通过组织异地交流,举办创新大赛等方式,不断提高推广效能。

在今年新冠疫情期间,项目组专家还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创新开展云指导、云培训,在农技耘APP、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878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