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镇江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思想,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入探索江豚自然保护经验,书写好长江大保护的时代答卷。
镇江建起保护区
为有效保护长江镇江段豚类资源及其栖息地,镇江市于年建立“江苏镇江白鱀豚保护站”,这也是我国最早建立的5个长江豚类监测站之一。年,成立镇江市长江豚类自然保护区;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复同意建立“江苏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并设立豚类保护区管理处作为保护区日常管理机构,明确豚类保护区范围为57.3平方公里,这也是我省最早建立的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警示标识牌
保护区警示标识牌
保护区水域辽阔、水质优良、水草丰茂。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渔业资源,较少的人类干扰,为豚类等野生动物提供了稳定的栖息繁育场所。最新科考结果显示,保护区内有江豚21-22头左右,水生动物75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种,省重点保护水生动物3种;植物58种;鸟类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动物3种,省级保护动物16种。
畅游在保护区内的长江江豚
镇江豚类保护区的独特性在于和畅洲将长江分隔为南北两汊,南汊为主航道,北汊不通航,为保护区核心保护水域。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还是唯一一个没有被开辟为长江主航道的长江干流保护区,既是长江下游少有的长江江豚优良栖息地,也是连接镇江上下江段不同种群之间基因交流的重要生态走廊,对于维持长江下游江豚栖息地完整性具有重要生态学意义。
痛定思痛,全面推进问题整改
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指出“镇江市委、市政府长期忽视自然保护区保护工作,年以来在长江豚类自然保护区内持续进行违规开垦,至‘回头看’时保护区范围内农业种植和渔业养殖面积达多亩,导致焦北滩、焦西滩约80%的江滩湿地被损,严重破坏长江江滩湿地生态环境。年督察后,镇江市不但不按要求清理违规项目,反而顶风而上,继续加大开发力度,又违法开垦约亩江滩湿地。镇江市政府下属文旅集团在保护区缓冲区及实验区内违法建设旅游项目,侵占保护区余亩。”
针对豚类保护区违法违规建设问题,镇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多次批示,要求相关地区和责任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部署,对豚类保护区存在的问题,要一抓到底,确保完成整改任务,切实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针对保护区内违规开垦多亩江滩湿地,镇江市第一时间全面拆除违法开垦湿地中的水产养殖鱼塘增氧泵、投饵机、网具等设备设施,全面停止农业生产活动、水产养殖活动。违规建设的大江风云影视基地项目,于年底开工建设,年10月正式运营;占地总面积亩,其中亩位于自然保护区内,约60亩位于缓冲区、90亩位于实验区。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指出相关问题后,镇江市下达处罚通知书,立即着手拆除。10月23日,被央视曝光的“大江风云”项目全部拆除到位。
在豚类保护区违法违规建设拆除后,镇江市开展生态修复工程,通过覆土绿化、自然恢复等措施,使其真正符合自然保护区要求,确保为江豚生长提供更优质的自然环境。经过人工覆土和生态自然恢复等修复措施,整改区域植被覆盖率显著增加,鸟类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江滩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如今的保护区已经是蒹葭苍苍、绿树如茵、水天一色、鸥鹭齐翔。
对大江风云实景园进行拆除
原大江风云实景园区域经过整改,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建立长效机制坚守保护职责
强化日常监管,构筑江豚保护“立体网”。一是配套完善监测站、巡护艇、无人机、高清监控等保护区管理设施,优化移动监管平台,提高现场定位核实能力,建立水陆空立体监测网络,注重保护区人员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日常管理能力和水平。二是持续开展保护区水生生物资源本底和生物多样性调查,加强保护区内长江江豚等生物资源监测和水域生态监控,促进保护区科学化管理。三是建立保护区年度管理评估体系,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保护区遥感监测评估,及时发现保护区内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并督促整改到位,确保受保护区域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在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过程中,市政府督查办、市纪委市监委、市生态环境部门、市自然资源等部门积极介入,规范保护区管理工作,防止失职、渎职等行为发生。
保护区资源监测
实施生态修复,守好江豚保护“主战场”。为有效恢复长江渔业资源,确保江豚饵料鱼的充足供给,修复保护区水域生态环境,从年开始,持续17年同步实施渔业资源放流和长江禁渔期制度,累计放流各类苗种1.6亿尾。通过开展增殖放流、修复水生植被、建设人工鱼巢、生态浮岛等生态修复措施和禁渔期执法管理,保护区内渔业资源逐渐稳定,水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建设人工鱼巢、生态浮岛
开展科普宣教,传递江豚保护“好声音”。发挥保护区科普宣教的优势,提高公众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镇江市以镇江长江珍稀水生动物展览馆、江豚保护区自然学校、豚类保护知识讲座、全国大学生江豚保护夏令营、科普及法律法规宣传活动为载体,多途径向公众宣传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相关知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不断拓展自然保护宣教阵地,增强社会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长江生态、携手推进长江大保护的良好氛围。
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
完善机制建设,点亮江豚保护“航标灯”。一是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江苏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意见》,建立豚类保护区综合管理联席会议,明确工作机制、职责分工,形成多部门联合、跨区域协作的管理模式;二是出台《镇江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对豚类自然保护区实行分级分类管理,促进机构管理规范化;三是加强长效管理机制建设,严格按照自然保护区管理要求,先后建立巡护管理工作制度、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应急预案等,科学规范推进自然保护区保护和管理工作;四是加强经费保障机制建设,市级财政统筹部、省、市各级专项资金,强化项目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支持镇江豚类保护区建设和日常运行。
保护区工作人员开展日常巡护
下一步,镇江市将把“共抓长江大保护”作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具体行动,以滚石上山、久久为功的恒心、毅力和韧劲,做好豚类自然保护区这篇生态保护文章,力争在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走在前列,确保一江清水永续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