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务院年度省级政府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组进驻各地开展工作,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也同步派出多个矿山、化工、工贸、水上运输和渔业船舶等重点行业领域暗查暗访工作组,并先后通报了两批突出问题和典型案例。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督促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同时,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做支撑,提升生产装置本质安全,是当前智能制造大趋势下企业安全生产的必由之路。
安全投入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提、基础和保障。面对当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越来越严厉的大背景,特别是在经历了江苏响水“3.21”特大爆炸事故等惨痛教训后,企业管理者应深刻认识到安全的经济含义、安全投入、事故成本等基本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企业安全投入意识要从制度的刚性要求,转变为自主行为。譬如,宜昌宜化集团近三年来累计投入7.2亿元进行安全环保升级改造,同时每年拿出万元设立安全奖励基金,鼓励全体干部职工为提升安全管理建言献策。企业持续大量的安全投入换来的是干部职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思想观念转变,是经营效益的稳步提升。
向科技“借力”。科学技术是安全生产发展的先导,大胆解放思想,建立技术创新管理机制,充分发动干部职工、技术骨干广泛参与企业的工艺优化、技术改造、安全管理等工作,营造尊重技能人才、崇尚技术创新的良好氛围,才能凝聚起企业全员技术创新的力量。譬如,山钢集团在今年4月份召开了科技创新大会,对首届山钢集团科学技术奖进行了表彰,奖励总金额超千万元,山钢集团也实现了连续5年重大及以上生产事故、设备事故、火灾事故、厂内交通事故、较大及以上人身伤害事故及工亡事故6个零的目标。利用科技创新来解决安全生产的瓶颈问题,让安全管理插上智能化的“翅膀”,企业才能实现安全稳定发展。
向科研院所“借智”。具有关统计,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生产安全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0%以上。要想有效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强化安全培训以外,更重要的是需要企业借助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智力支撑,不断提升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在重点行业领域和高危岗位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针对电石生产岗位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的问题,宜化集团联合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针对企业电石生产设计研发了自动出炉机器人,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安全风险。
“科技兴安”是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治本之策,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必然选择。相信在科技的助力下,企业的安全管理会得到持续受控,生产经营会实现稳步提升。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杨少军(湖北宜昌)
编辑:伍佳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