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梦邮轮“世界梦号”在广州南沙港启航(资料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乔军伟摄昨天上午,年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简称“海博会”)在深圳开幕。海博会发布了令人瞩目的《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广东省海洋经济地图》和《广东海洋70年》(画册)。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去年海洋经济总量8.3万亿占GDP9.3%《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显示,年中国海洋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持续发挥引擎作用。年中国海洋经济总量突破8万亿元大关,达到8.3万亿元,同比增长6.7%。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3%,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稳定。为沿海地区提供了万个工作岗位,对国民经济增速的贡献率接近10%。年中国海洋产业保持稳步增长,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4.0%;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渔业继续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中国海洋产业结构继续优化,海洋第三产业作用更加突出,年,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第二产业增加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占海洋生产总值的4.4%、37.0%和58.6%,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海洋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海洋对外贸易也在快速增长,海洋经济的外向型特点愈发显著。年中国海运和重点检测的涉海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分别比上年增长11.8%和14.9%。《广东省海洋经济地图》:广东海洋生产总值连续24年全国第一海域辽阔、海岛众多、岸线漫长、港湾优良……在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广东省科学经略海洋、实施陆海统筹、推动海洋经济走向深蓝。记者从《广东省海洋经济地图》中了解到,广东省将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统筹推进海岸带和岛屿的开发与保护。以海洋电子信息、海上风电、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天然气水合物和海洋公共服务业六大产业为重要抓手,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成为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经初步测算,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9.0%,分别占广东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和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连续24年居全国首位。《广东省海洋经济地图》显示,广东省将优化提升区域港口功能。其中,广州港重点发展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和集装箱、商品汽车、邮轮运输。深圳港重点发展集装箱运输,珠海港重点发展大宗能源、原材料物资和集装箱支线运输。同时,广东省将重点发展海洋电子信息、海洋工程装备、海上风电、海洋生物、天然气水合物和海洋公共服务,大力提升传统优势海洋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快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贾政、杨逸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