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义乌商报
制图:郭剑铮
2月7日,记者从义乌市统计局获悉,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69亿元,实现增加值22.17亿元。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4万亩,收获粮食5.7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和6.7%。
粮食生产获丰收特色种植活力强
去年,义乌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壮大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取得平稳、健康发展。同时,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调整,中药材、水果和花卉等经济作物生产扩大,优质特色品种、设施栽培技术不断优化,成为农业增长的生力军。
甘蔗种植持续看好,收益走高。红糖作为我市特产之首每年产销两旺,带动甘蔗的种植面积稳中有升,年全市甘蔗种植面积1.33万亩,增长1.4%,收获甘蔗7.54万吨,增长2.7%。蔗农通过推行甘蔗标准化无公害技术种植、实施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中药材种植生产活力增强,多品种齐发展。随着健康产业的兴起,我市几大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中药材生产企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带动了农户投向中药材种植。全年中药材种植面积亩,同比增长17.9%。除备受追捧的铁皮石斛种植面积有较大增加外,覆盆子、益母草等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特色水果发展快速,效益彰显。年,除杨梅受梅雨影响减产外,其它水果生产形势良好,枇杷、桃子、葡萄等水果实现增产增收,特别是近几年培育的红心猕猴桃、蓝莓、火龙果等特优水果,不仅产量增加,而且价格也比普通水果高出许多,效益明显。据统计,年园林水果产量6.82万吨,同比增长2.3%。其中,枇杷产量吨、猕猴桃吨、蓝莓吨、火龙果吨、大枣吨,投产面积和产量均有增加。
花卉苗木市场活跃,生产持续看好。随着近年来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美丽乡村及“四边三化”等活动的开展,人们美化环境的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注重房前屋后、庭院的绿化,使得花卉苗木生产持续向好。年全市花卉苗木面积2.08万亩,同比增长1.6%。
乡村振兴见成效生态牧场具雏形
我市以建设美丽乡村、创造美好生活、保护良好水环境为中心,开展整县制省级美丽生态牧场创建。到年底已累计建成5家,全市养殖场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目前,正大中央厨房生猪养殖场已基本建成,预计年后可进栏养殖,将极大地推动我市畜牧业的转型升级。
年,全市个村开启星级美丽乡村创建工程,成功创建一星级美丽乡村个、三星级美丽乡村30个。细化完善了至美大陈、赤岸西海、画里南江、德胜古韵、人文上溪、慢养龙祈、千年古镇、五色城西、多彩华溪等10条精品线的建设布局,并开工建设。其中至美大陈、人文上溪、德胜古韵3条精品线成效初显,引导农家乐产业健康发展,马畈、缸窑成功创建全省首批3A级景区村庄。年全市农家乐经营户共接待游客.1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和20.7%。
(原标题《特色种植活力强生态牧场具雏形年义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破30亿元》,原作者曹晓蓉。编辑祝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