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未来要学会向“海洋科学”要机会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将“用科学创造未来”的探索目光转向了两个充满未知的领域:天空与海洋。尤其是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激烈的海上角逐,各国“海洋事关国家兴衰”的意识被强烈唤醒。
渤海
自此“海洋科学”的价值被发现、被放大,甚至按了加速键——美国海洋科研费用由年的万美元增加到了年的万美元,海洋研究所人员也从名增加到名以上;与此同时,与军事相关的研究领域如海洋声学等获得了极大发展。20世纪80年代,美国领先提出了《全球海洋科学规划》;随后,英国也公布了“海洋科技发展战略”,提出优先发展海洋科技……
如今,我国也明确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开始加码经略海洋。一股在蓝色疆域开疆拓土的“海洋热”开始袭来——探索建设“全球中心海洋城市”成为沿海城市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一大发力点:自年至今,已陆续有深圳、上海、青岛等七大城市剑指这一目标。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无疑同时兼具了“城市”与“海洋”这两大发展载体的属性特征。而随着时代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内涵需求已开始“由陆向海”推进。
1、海洋1.0时代——“由陆观海”:成就“海洋中心城市”,重在“海上航运、港口物流”发展
挪威
陆地一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绝对空间。过去人们“由陆观海”,站在大陆看大海,以陆地为出发点,将海洋视为服务陆地的附属和延伸,不断尝试通过海上航运、港口贸易、填海造陆等方式为陆地城市的发展提供拓展空间和保障,海洋则主要承担起渔业等资源供给及物流运输的功能。
这一“蓝海掘金”方式从最早获评“海洋中心城市”的一众老牌海洋城市便可看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概念源于年挪威海事展、奥斯陆海运等机构联合发布的“全球领先的海事之都”研究报告,其中包含了英国伦敦、中国香港、挪威奥斯陆等30个知名海洋城市。虽然各具特色,但纵观报告评定各城市海洋中心地位的指标便不难发现:成就上榜城市威名的通常是海上航运、港口物流、海工建设等海洋经济内容。
奥斯陆
例如,新加坡、中国香港等资源匮乏地区,一路走来,通过锚定港口经济发展“自由港”,吸引大批航运公司挂靠,不断塑造了他们在国际航运、贸易中的强大竞争力,书写了全球瞩目的以港兴城的恢宏篇章;挪威则是深耕水产业和海工等海洋产业,并将优势延伸至船用设备生产、油气产品运输、航运服务等上下游领域,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科技船舶和海工高地。
中国香港-维多利亚港
新加坡
2、海洋2.0时代——“由海观陆”:成就“海洋中心城市”,要紧抓“海洋科学”做文章
截至目前,“全球领先的海事之都”报告虽然仅仅发布三期,但评价体系指标每一期都在跟随时代需求进行调整,不断完善。不断调整的指标则在一定程度上鲜明地释放出未来建设海洋中心城市的内涵和特征:除原有的航运、贸易、物流在全球具有优势外,海洋科学技术、海洋科研及人才发展等内容也已被陆续纳入体现海洋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与吸引力的重要指标。
英国
可以说,时下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已对“国际航运中心”和“世界领先海事之都”等概念进行了延伸与演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话语权正逐渐被“海洋科学”掌握。实现“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路径也正从“连接海洋”向“探索海洋”靠拢。
曾经,鹿特丹、伦敦等“前浪”海洋中心城市依靠港口贸易、海运服务等实现了强势崛起。如今,随着近年来海运、海工装备等市场姿态的持续低迷,已让上述产业越发艰难: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受船运需求下降影响,年1月已跌至年以来新低,且跌幅尚未出现短期见底的迹象;同样,从年油价暴跌开始,全球船舶与海工装备市场也陷入了长达5年多的低迷期——年2月全球造船厂新接订单量仅15艘。
鹿特丹
与之相对应的是,传统海洋中心城市也已纷纷开始弱化港口物流等传统掘金方式的重要性,而转向以“科学技术引领”作为战略核心。可以看出,新一轮的“海洋热”势必将由“科学”带来。
换而言之,新时代下,中国“海洋中心城市”的竞争者们,如果想要在未来掘金蓝海,掌握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话语权,就不能依旧沿用海工和港口等传统逻辑来思考发展,必须跳出原有思维的窠臼,积极创新发展思路——从“由陆观海”到“由海观陆”,即切入“海洋科学”,推动海洋科学与城市发展目标有机链接,培育海洋科技产业的新动能。尤其是那些受陆域土地空间制约、港口对城市经济带动作用逐渐减弱等不可逆因素影响的城市,更应转过身去,面向大海,向“海洋科学”要机会,赋能自身“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建设。
伦敦
当下,我国正在加快步伐布局海洋科学。截至年5月,全国拥有海洋科研机构近个,科研活动人员超3.5万人,每年增长近5%。在这样的新机遇下,成为“海洋科学中心城市”未必能成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但不是“海洋科学中心城市”,则一定无法成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青岛
总之,城市想要实现“海洋科学”赋能,抢抓下一个风口,就必须先知道“海洋科学”在研究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