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水上生态牧场实现生态经济双提升

宿迁网讯(记者纪雅囡)渔业资源种群和栖息鸟类有效增加,湖区生态环境显著优化,低收入户大幅增收……近年来,宿迁市泗洪县始终立足生态保护,端牢守住洪泽湖这个“金饭碗”,通过实施退渔还湿及水上生态牧场建设,实现了水生植被恢复率和经济产量收益率“双提升”。

宿迁市泗洪县拥有洪泽湖40%的水域以及江苏省最大的淡水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全国首批被命名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也是江淮生态经济带“绿心”的核心区域。然而在曾经的洪泽湖水域,网箱蟹塘星罗棋布,粗放的养殖方式和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捕捞行为,严重破坏了洪泽湖湿地生态环境。

年,《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退渔还湿工程规划(-)》正式颁布,在退渔还湿工作大力推进下,保护区内养殖围网和塘口累计拆除26.65万亩。退渔还湿后,如何推进湿地生态自然恢复和渔民增收,成为急需破解的新问题。

湿地生态修复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经过深入调研论证并结合专家意见建议后进行科学规划,在实现原生态回归基础上,辅以人工治理提升周边环境,最终实现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共生。

围绕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经济发展、生态产业富民等方面,泗洪县相继出台《泗洪洪泽湖生态恢复暨水上生态牧场建设实施方案》《泗洪水上生态牧场规划建设管理导则》等文件,细化水上生态牧场建设的目标任务、项目内容、工作要求。

遵循“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恢复为辅”的原则,泗洪县全面拆除养殖围网下人工修建的水下堤坝,对湖底进行清淤,保证水流贯通。在湖中栽植芦苇、蒲草等原生植物,投放原生动物,通过自然恢复的方式涵养水质、改善水体。加固沿岸堤坝并铺设柏油路5公里,在沿岸栽植绿化余株,全方位打造“水清、岸绿、湖畅、景美”的生态美景。

自年起,宿迁市泗洪县探索开展水上生态牧场建设,大面积栽种菱角、芡实、莲藕等水生经济植物,增殖放流鱼虾蟹及螺蛳、河蚌等水生动物。创新打造“合作社+渔民+生态牧场”的运营模式,对生态恢复区进行保护性开发。

同时,实行“生态+农业+旅游+文化”新型发展模式,既能够保护原有生态环境,又能够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富民增收。截至年,全县已建成水上生态牧场17.13万亩,共带动户低收入户增收.3万元,带动集体经济增收.2万元。

宿迁市泗洪县大力推进湿地生态自然恢复和渔民增收,为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探索出一条辩证统一、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科学渠道。泗洪洪泽湖湿地景区创成全市首家国家5A级景区,泗洪县“水上生态牧场建设”项目被中国渔业协会评为“最佳创新奖”。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465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