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肖淙文沈晶晶沈烨婷陈醉应磊徐子渊甘凌峰
玉环坎门。陈灵恩 摄
浙江,称之“海洋大省”毫不为过。它地处内外开放扇面和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的两个交叉点上,拥有全国最多的海岛和漫长的海岸线。
自北向南,公里海岸线,走过平原与山丘,串起城市和乡村,面朝一望无垠的大海。有海,但人们一度难以亲海,近海岸线忽断忽续,生态质量参差不齐,可休闲、可游乐的滨海空间也相对不足。
为此,去年夏天,浙江省正式启动公里生态海岸带建设行动——意在以沿海绿道为主线、以生态环境为基底、以历史文化为神采,修复生态底色、擦亮湾区颜色、串联散落“明珠”,将北起平湖金丝娘桥、南至苍南霞关渔港的带状区域,打造为濒海全新休闲空间,使之成为沿海生态保护和开发的新标杆。
一年过去,浙江海岸线上,有了哪些新的改变?人海如何相近相亲,保护和发展又怎样协调推进?请看记者沿着海岸带自北向南,在嘉兴、宁波、台州、温州等地寻找的答案。
30.51°N,.68°E
坐标海宁:一条追潮廊道的开阖路线
海宁滨江生态绿道。海宁市委宣传部供图
盛夏时节,从海宁城区出发,一路向西南,到达嘉海公路与老01省道的交汇处,这里也是东海海水与钱塘江水汇流地。
“除了看潮,对江海还真没啥念想。”家住观潮点附近的丁桥镇梁家墩村村民计江英说,前些年,随着高速公路建设,沿江而筑的老省道上人越来越少,彩钢简易大棚却多了不少,游客来了体验不佳。
近海,却不通海、亲海的情况在浙江多地多有存在,如何破题?海宁的解答,是在人与海之间架起一条“生态通道”。
近年来,海宁陆续启动总投资近3亿元的百里钱塘生态绿道一期、二期工程。在整治“低、小、散”的同时,开展生态修复和绿化改造,在保留原有风貌、乡土特色的基础上,布局了“丹枫迎秋”“樱花雪月”“踏雪寻梅”等不同主题景观,使得整条绿道开阖有致,又极富意趣。
一年来,随着生态海岸带建设的推进,绿道形象与内涵又有了提升。“建设中,我们更注重市民参与感和游客体验感,打造亲水融绿的新廊道。”海宁盐官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经济发展部部长俞家骏说,一方面,他们将生态绿道建设与海塘安澜工程结合,因地制宜打造服务设施和慢行系统,实现骑行观海、步道亲水、平台观景、驿站休憩等功能。另一方面,以绿道建设为纽带,串联沿线文旅产业资源,招引文旅、运动等项目入驻,打造绿色生活体验区。眼下,这里不仅引入了芳草青青房车营地等项目,还定期举办马拉松、自行车等赛事,每年的海宁追潮马拉松,参与人数已经增长至多人。
今天,从空中俯瞰,12.5公里绿道,一头连着美丽乡村梁家墩,一头连着观潮胜地、历史文化名镇盐官,与钱塘江堤相依相伴、蜿蜒而行,成了海岸线上一道独特的风景。这条路上,往来车流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市民、游客、运动爱好者们疾步或徐行的身影。
绿与蓝交织,花与木相映,钱江潮声依旧。
29.48°N,.87°E
坐标象山:一本用海权证的蓝色红利
象山海水网箱养殖。沈颖俊 摄
在象山县黄避岙乡高泥村,养殖户柴志爱养殖了50个网箱。凭着手中一本养殖用海经营权证,他以此抵押向银行贷款,准备再扩大养殖规模。
拿到这本养殖用海经营权证,柴志爱每年要向村集体交元租金,他却坦言“这钱交的踏实。”在很多养殖户看来,以往养殖海域没有权属,谁先占有谁养殖,更没有“有偿用海”的概念。“养殖海域权属不清,经常有养殖户为了用海闹得面红耳赤。”黄避岙乡副乡长张楹说,一本证明,明确了养殖海域权属,也一改以往“争地盘”搞养殖的混乱局面。
从人海矛盾激烈,到规范运营实现人海共生。以黄避岙乡为试点的养殖用海“三权分置”改革,成了象山规范化用海的新尝试。
“三权”之中,养殖用海所有权属于国有;海域使用权则通过公开招拍的形式出让给国有公司,再由国有公司发包给村集体;村集体、企业或个体养殖户享有经营权。至今,黄避岙乡已出让开放式养殖用海近万亩,收取海域出让金近1亿元。“这是一项共赢的改革。”象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相告,养殖户能踏实经营,并凭此获得贷款。村集体靠海增收,也减少了因权属不清带来的村内矛盾,提高了基层的凝聚力。
眼下这项改革正从黄避岙乡向全县推广,为渔民带来更多用海红利。前不久,象山出台《关于开展开放式养殖用海海域“三权分置”促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推进养殖用海海域规范化管理、促进海洋资源合理利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眼下,全县已累计出让养殖用海.22公顷,收取海域出让金49.95亿元,颁发海域使用权证书本。
一些配套措施随之上马。为了提高改革成效,象山排摸浅海滩涂资源底数,科学划定了浅海滩涂养殖范围。数字化加持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再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资料,完整录入浅海滩涂养殖用海养殖信息。梳理之后,象山浅海滩涂可养区域面积达近50万亩。
29.29°N,.43°E
坐标宁海:一个滨海小镇的美丽蝶变
地处象山港尾的宁海强蛟镇,拥有浙江近海难得的碧海蓝湾景致。象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到达宁海强蛟镇码头时,恰逢落日,一群白色的海鸥从滩涂飞掠而过,不远处海岛映着晚霞,镶嵌于海面上。海水很清,几可见底。
“这么蓝,是东海么?”
“宁海湾,如假包换。”一旁介绍的强蛟人话语间,满是自豪。
宁海强蛟镇背山面海,海域面积达34.58平方公里,拥有12个大小岛屿。虽坐拥浙江大陆海岸线上难得的蓝海,小镇却一度苦于难“出海”。“一是城乡人居环境不佳,海岸线景观零碎,旅游产业发展质量提升慢;二是受原有工业项目、建材产业等影响,滨海风貌打了折扣,新项目引进也不如人意。”强蛟镇党委书记叶挺说。
生态海岸带与美丽城镇建设的开展,打破了这一困境。“大街小巷、房前屋后越来越美,晚饭后还能在海岸风情街、滨海绿道、湖滨公园散步,去横山岛的人越来越多。”强蛟镇薛岙村村民薛银安对镇里这两年开展的环境整治和美丽建设工作不吝称赞,“你拿两三年前的照片比一比,完全大变样咯。”
擦亮生态底色的同时,强蛟还以国华电厂为中心,推进宁海湾循环经济园区建设。以炉渣废物、粉煤灰等为原材料生产建材产品,利用电厂余热发电、光伏发电,实现废弃资源、清洁能源再利用,千方百计让产业向绿而行。
“今年我们还要推进34个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超过1.7亿元,涵盖美丽城镇、旅游开发等方方面面,也将进一步提升我们‘华东滨海旅游度假小镇’这一品牌的含金量。”叶挺告诉记者,去年,虽受疫情等影响,但自驾游、疗休养度假游等游客量快速增长,仅横山岛景区游客量就达12万人次,眼下,峡山国家二级渔港升级改造项目、宁海湾1号码头建设、铁沙岛滨海浴场和海上度假项目等正在推进。
漫步海湾,从“蓝湾绿岛·逍遥强蛟”这一当地人口口相传的新slogan(口号)里,从音乐咖啡吧、海上游艇汇、海岛民宿、渔文化馆等一处处精心打造的“网红”打卡点上,我们看到,滨海小镇的故事,已翻开了新的一章。
28.14°N,.23°E
坐标玉环:一片红树林的盎然生机
玉环海山乡至今种植余亩红树林,是中国纬度最北端,种植面积最大的红树林景观区。陈凌恩 摄
一场台风刚刚远去,玉环市海山乡虹田村村民吴昌根就下海去了。
别人赶海,他却看“树”。“这几天浪大,就怕小苗被冲走了。”跟着吴昌根踏上小船,看似在海上悠悠而行,其实,他正专注的观察水下的红树林,“这片是最早一批种下的,现在有五六米高,防风防浪,作用大得很。”堤坝一旁,竖着一块“红树林生态保护带”的标牌。这里已种植多亩红树林。
成为一名“海洋园丁”,吴昌根与红树林的故事要追溯至17年前。为了保护海洋滩涂的生物多样性,修复近海生态,年玉环决定在虹田村试种素有“海洋卫士”之称的红树林。吴昌根揽下这活,起早贪黑,硬是种活了原本主要生长在热带的红树林。“等退了潮,绿色的一片,美得很。”吴昌根家就在堤坝上,开门见海。而另一边,就是他的试验田。这几年,在养护树苗之外,他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了培育幼苗中。
以往的外来苗种,树皮薄,不抗冻,存活率不高;而玉环培育的本地苗种,抗冻、适应性强,长得也快。眼前的苗种有刚种下的,也有培育一两年的。培育一年的幼苗最易存活,只要种养得当,存活率基本可达百分之百。
退潮后,红树林整片整片地冒了出来,嫩绿、翠绿、墨绿的一簇簇缀在海边。海风吹过,飒飒作响。走近了细看,林下的海泥里,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孔,时不时有小螃蟹、跳跳鱼现身。“十多年前可没有这样的光景,现在生态‘活’起来了。”吴昌根说,这是红树林种植后肉眼可见的变化。
浙江大学生态研究院曾针对海山乡滩涂湿地,做过一份生态系统检测和研究阶段性报告。报告指出,树龄7年的红树林土壤中物种种类和生物量,均大于树龄4年红树林中的土壤。简单地说,红树林正慢慢改善着海涂的生态环境。
如今,吴昌根和其团队培育的苗种推广至整个玉环滩涂,总面积达多亩。新种苗正陆续扎根至洞头、乐清、平阳和温岭等海域,这道顽强的“绿色屏障”将越铺越密。
27.52°N,.43°E
坐标苍南:一湾鹅卵石滩的失而复得
苍南渔寮沙滩。苍南县委宣传部供图
连续一个月,石塘村党总支书记杨学恳每天都要去村旁的鹅卵石滩上走走。碧海蓝天、青山绿水,海浪拍击石滩的美妙乐章,把他的思绪带回儿时。“涨潮游泳,退潮抓跳跳鱼、青蟹,舒坦。”
苍南县赤溪镇石塘村,一个大渔湾畔的小渔村。因偏远、闭塞,石塘村曾长期保持原生态。“村民的生活都靠打鱼,没有农业,去趟县城要五六个小时。”村民们不满于现状,向海要地一度成为当地群众的迫切需求。
在杨学恳记忆里,村庄一度陷入了“跃进式”发展的泥淖。滩涂被开辟成“农田”,村民大搞滩涂养殖,泥沙逐渐在鹅卵石滩淤积。赚钱后,一栋栋新房拔地而起,鹅卵石又被当做建材,被挖得坑坑洼洼。当村民们发现曾经的生态石滩已几近损毁时,仅靠村里的力量已无力恢复。
石塘湾海岸带全长多米,是我国大陆架弥足珍贵的天然鹅卵石滩。眼前的石滩上,人们尽情嬉戏、拍照,俨然是一副“网红”打卡地的模样。变化起于今年年初,石塘湾海岸带生态修复一期工程上马,苍南委托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的专家现场勘查论证。参与勘查的苍南资规局生态修复科科长杨德浪介绍,受滩涂养殖和建房影响,这里的水动力产生变化,海浪平衡被打破。
一场自然岸线的“修复战”开始了。滩面重构、新建护岸和生态绿道陆续开展。其中,工程量最大的是重新寻回、清洗、铺设鹅卵石。赤溪镇副镇长上官福顶回忆,为清洗鹅卵石他们曾用3支水枪整整冲了10多天。今年6月底,一片更精致的石滩得以重现,配上新增的彩色步道,碧绿草坪,又成了村民休闲的好去处。
石滩的恢复不是终点。眼下,石塘湾海岸带生态修复二期工程已在筹备,年底前会对石塘村整村环境进行优化提升。在杨学恳看来,随着灵沙公路、甬莞高速的陆续开通,交通优势凸显的鹅卵石滩还有更多可能性。村里计划利用独特的山海景观,将渔业资源和生态旅游相结合。“打造海鲜一条街,带动村民增收。”杨学恳有信心,重新出发的石塘村,将成为温州生态海岸带上的璀璨明珠。
苍南近海,施工中的华能苍南4号海上风电项目。虞安兵 摄
生态海岸带建设先行段有哪些
浙江纳入规划生态海岸带的长度约公里,以嘉兴海宁海盐段、杭州钱塘新区段、宁波前湾新区段、温州黄金海岸线四个区段作为先行,为全省生态海岸带示范段建设提供模式路径,发挥引领推动作用。
海宁海盐先行段
范围:东起南北湖景区东侧的长山河入江口,西至盐官观潮景区西侧的上塘河入江口。
先行模式:建设成为河口海塘最生态、田园风光最休闲、观潮文化第一景的河口田园型生态海岸带。重点研究河口与海塘修复技术工程和管理措施,加强生态海岸带与田园郊野的联动发展,深入挖掘观潮文化,对类似河口田园型生态海岸带发挥先行作用。
杭州钱塘新区先行段
范围:分东岸、西岸两部分,涉及杭州钱塘新区下沙片区和大江东片区。
先行模式:探索生态海岸带对构建优质生活圈、提升品质生活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吸引人才、培育创新经济的带动作用,打造滨江社区最宜居、要素激活最创新的滨海都市型生态海岸带。
宁波前湾新区先行段
范围:西起曹一路延长线与海岸的交点,东到兴慈四路和瓷洲路的交点,全长29公里,腹地深度约10公里,包括余姚市、慈溪市以及杭州湾区块对应管理范围。
先行模式:建设成为湿地有韵味、城绿融交织、文旅最特色的滨海湿地型生态海岸带,突出湿地与海岸保护、城市与生态有机互动、文化旅游休闲三大特色,建立起生态保育与城市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为相似地区提供先行经验。
温州先行段
范围:北起龙港市鳌江口南岸红树林保护区,南到苍南县沿浦湾浙闽交界处。
先行模式:建设成为具有山岳观光、文化体验、滨海运动、乡村旅游等功能的山海兼具型生态海岸带。充分利用黄金海岸线山海资源组合优势,凸显山区文化和海洋文化交融的特色亮点,形成以海洋文化、民俗文化、海防文化为特色的文化底蕴,为依山滨海地区生态海岸带建设提供先行经验。(整理自《浙江省生态海岸带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