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辽宁,你会想到什么?这片广袤的土地除了有二人转、凌源皮影、抚顺地秧歌等诸多耳熟能详的民间艺术,还有独特的满族文化遗产、历经千年沉淀铸造的辽河口文化,以及记录了中华文明年灿烂历史的红山文化。
9月,以“溯辽海文脉,源远流长的精神家园”为主题的“辽宁文化探访活动”开启,来自全国的媒体代表、专家学者等人组成的“BMW中国文化之旅”车队,深入沈阳、盘锦、朝阳、阜新等地,围绕辽宁地区三大代表性文化——满族文化、辽河口文化、红山文化,对沈阳故宫、满族民间刺绣、二界沟排船技艺、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及阜新玛瑙雕刻技艺等一系列辽宁地区物质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探访和体验。
五千年中华,瑰丽的红山文化
我们的祖先在哪儿?为什么我们是龙的传人?年的中华文明史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起的?
在辽宁凌源与建平交界处有一处人类文化遗迹,是著名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红山文化是指新石器时代晚期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和辽宁省西部广阔地域内的先民们创造的一种农耕文化,距今约五、六千年前。上世纪80年代初,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群的发现,充分证实了多年前那里曾存在着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社会。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群被评为“中国20世纪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它的发现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意义,它在国内外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澎湃新闻记者薛松摄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说:“中国古文化有两个重要区系:一个是源于渭河流域的仰韶文化;一个是源于大凌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它们都有自己的根(祖先)、自己的标志,两者出现或形成的时间约当距今六七千年间,都是从自己的祖先衍生或裂变出来的,红山文化的一种标志是龙或仅龙鳞。”正是因为红山文化的发展,印证了我国早在年前便已经产生了植基于公社、又凌驾于公社之上的高一级的社会组织形式。在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和精美玉器,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一种猪头龙身的玉器,这种形状的玉器后被考古学家们称为“玉猪龙”。随后,在辽宁、内蒙古等地的多处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数十件大小不等的玉猪龙,这些器物均做卷曲状,嘴部前凸上翘,是红山文化的典型器物。远古时期猪还没有被人们所驯化,野猪异常凶悍勇猛,不惧猛兽。在主要靠狩猎为生的时期,先民们也因此将猪视为凶猛的代表,并将其与神话中的龙相结合,以示崇拜。玉猪龙既可能是氏族部落的图腾,也可能是祭祀的法器,还可能是财富、身份、地位的象征物。
古渔雁故事与排船技艺,神奇的二界沟
辽宁地区代表性文化中另一个极具鲜明特色的就是辽河口文化。距离沈阳约两百公里的盘锦市拥有着中国最北海岸线,由一棵棵碱蓬草绘出了壮阔的盘锦红海滩奇观,这片肥沃的土地是丹顶鹤繁殖的最南限,也是世界珍稀鸟类黑嘴鸥的主要繁殖地。
这里也是辽河口文化的聚集地。在盘锦市大洼县辽河口海域的二界沟一带,古渔雁故事、二界沟排船技艺、渔家号子、辽河口渔家菜,都是辽河口文化中的精华。
二界沟木质渔船薛松摄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古渔雁民间故事,是以渔业文化为基础的地方民间传说。而“渔雁”也不是一种鸟类,而是一群特殊的打鱼人群体,他们从华北的冀中、冀东地区出发,像候鸟一样顺着沿海的水陆边缘迁徙至此地,世世代代春来秋去,在江河入海口的滩涂及浅海捕鱼捞虾。古往今来,地处辽河口的二界沟小镇是“古渔雁”的落脚聚集之地,他们靠海吃海,也就演化出了一系列包括古渔雁始祖崇拜、古渔雁海神崇拜、古渔雁龙王崇拜、“古渔雁”祭祀和庆典、“古渔雁”渔具的起源和演变相关的故事,以口述史的方式,比较完整地记述和反映着这一古老的人类文明,其神话、传说中的原始性,鲜明的渔雁生计特点和原始文化遗韵对该群体的历史与生活、习俗与传统、信仰与文化创造等有全方位的反映。在辽河口文化的探访过程中,中国民俗协会副会长江帆表示:“古渔雁民间故事呈现了不同维度对辽河口这一文化圈概念的指数介绍。古渔雁是这里早期文化的根基,平民文化是辽河口文化的底色,这种文化建构有其内在逻辑,了解了这样的文化版图,才能更加透彻的理解这里的民风民俗、人情肌理。”
如今“古渔雁”式行踪在世界范围内多已绝迹,唯独辽河入海口还有遗存,是人类远古渔猎活动的活化石,他们在几千年的迁徙中,饱尝了大自然风雨的洗礼和潮浪的淘练,形成了宝贵的、沉淀深厚的渔雁文化。也使得这些民间故事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而除了古渔雁民间故事,二界沟排船技艺也是辽河口文化的代表之一,近两百年来,当地的渔民们为了捕鱼生计的需要,逐渐创造出了一套完整的木船制作技术,通过将几百种工具木料通过复杂精妙的工序建造出能够出海的木质渔船。
从排船技艺也能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传以人为载体的特点,整套排船不仅工艺复杂,制作的工作强度也很大,包括了安放龙骨、组装骨架、上船壳外板、安楼子、捻船五大部分,需要历经53道工序,超过个工时才能完成。作为传统手工技艺,很多工序现代设备无法完成,完全依靠排船师傅的经验。
而直到今天,当地仍有大量的渔民在使用这种木质船出海捕鱼,主要原因是木船比铁质船吃水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同时也易于操作和维修。而另一个原因是茫茫大海里遇突发状况时,木船本身具有自然浮力,安全系数更高。
二界沟排船技艺展现了辽宁地区海洋渔猎文明的文化底蕴,与古渔雁民间故事、渔家号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构成了“渔雁”群体征服海洋、崇拜海洋的精神载体。
大开大合,豪爽的东北文化
一方水土一方艺,丰饶且四季分明的自然生境孕育了辽宁地域文化的“大俗大雅之气、大开大合之风”,而这其中最具代表性最被国人所熟知的就是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东北二人转,通过“四功”唱、说、做、舞;“一绝”用手绢、扇子、大板子等道具的特技动作,再加上变幻的灯光色彩,烘托出具有东北特色的戏剧情境。而在辽宁民间流传着“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也说明了二人转在当地的深远影响。
二人转薛松摄除了二人转,抚顺地秧歌和海城高跷也是东北文化中极具特色的表达,具有火爆、矫健、粗犷、热烈而又豪放的表演特点。抚顺地秧歌表现手法非常多样,以其大摆大浪、盘旋作势,通过“扬”、“蹲”、“盘”、“跺”、“摆”、“颤”等动作来展现游牧民族善于骑射、征战、劳动生息的民族风情。海城高跷以“四梁四柱”为中心,即头跷、二跷、老生、老?、上装、下装等,表演形式从“起鼓”,到“过街楼”、“骑象”、“大场”、“小场”,最后是“下武场”。表演题材基本源于生活,多为群众喜爱的戏曲和神话故事。以手绢、彩扇、烟袋、马鞭等为道具,脸谱化装比较夸张,装束多以大红大绿为主调,表演风格火爆热烈,欢腾奔放,优美抒情,风趣诙谐,充分体现在“扭、浪、逗、相”等表演技法中。中国民俗协会副会长江帆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东北人民的豪迈与奔放的气质,通过这些老百姓的民间舞蹈活动体现的淋漓尽致。现代生活中有很多地区的秧歌高跷都已经逐渐变成了展演性质的活动,而进入东北地区的表演现场,无论是秧歌,高跷还是鼓乐,都能从表演者脸上读到生动的表情,激烈的舞蹈有着旱天雷似的气势。比如海城高跷的表演中,高跷可以达到一层楼的高度,表演者需要站到屋顶上来穿戴,这样的舞蹈也必然是大开大合的,而参与这些表演的很多都并不是专业的表演者,多则都是各行各业的老百姓,只是因为对于这些舞蹈的诚挚热爱而参与其中,这些无不都体现了东北人民乐观治愈的性格,甚至在东北还流传着一句话叫‘一出山海关,都是赵本山’。”
海城高跷薛松摄助力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生产生活中得出的宝贵经验和艺术瑰宝,而如何长期合理的保护非遗文化,帮助非遗进入现代生活一直是关于非遗保护中的重要议题。此次文化之旅的主要目的始终是要“授人以渔”,以创新思维保护、传承及推广中国传统文化。
为进一步赋能非遗传承人,“女性非遗传承人赋能计划”同时启动,共同为女性非遗传承人进行电商赋能。部分试点女性传承人非遗产品已上线“魔豆妈妈官方公益店铺”。同时,年内,该项目第一批女性传承人将接受电商赋能培训,为非遗传承人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推动传承人实现电商创就业,打造非遗传承与保护产业从设计端到消费端的赋能闭环。
另外本次探访活动也成功推选来自辽宁和湖北地区的6位非遗传承人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共同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专家导师的带领和帮助下,创新生态可持续设计、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非遗文创产品,促进非遗的创新转化。
来自辽宁和湖北地区的6位非遗传承人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