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期--
信息参考
城乡建设社情民生
四川省首个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
落户成都高新区
香港商报网3月23日报道,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举行,标志着四川省首个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正式落地成都高新区。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医院牵头,联合精准医学产业链上下游龙头企业、科技服务和投资机构共同发起组建,于年1月19日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将建设精准诊断、精准治疗、精准评价3个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和1个精准医学战略资源库支撑平台,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形成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目前,项目初期总投资10.52亿元,预期未来3-5年,该中心将有效整合精准医学行业各类创新资源,在细胞治疗、肿瘤靶向新药和疫苗研发、医学3D打印和人工智能等重点技术领域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并面向行业领域提供公共技术服务,汇聚产学研合作单位家以上,取得重要自主知识产权项以上,带动精准医学产业产值规模超亿元。
海南首座半潜式深远海智能养殖
旅游平台“到岗”
法国欧洲时报网3月29日报道,中国海南首座半潜式深远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于24日抵达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龙栖湾海域,经锚定、调试后,平台预计在4月中旬投苗投产。该平台命名为“普盛海洋牧场1号”,锚定在距离龙栖湾岸线约8海里的海域。平台总长86米、宽30米、高18米,作业吃水10米,采用钢质半潜结构与软体网组成约3万立方米的养殖水体,搭载智能渔业养殖系统,可实现自动投饵、鱼群监控、水质监测等现代化渔业生产功能,为海洋牧场提供“智慧大脑”,年产优质海鱼可达万斤。企业将通过投放养殖网箱、养殖平台、通信设备、养殖工船、养殖作业船、休闲渔业游钓船、海洋生态人工渔礁等设施设备,建设养殖区、投礁区、海洋娱乐区等功能区,打造深远海智慧渔业基地。
十部门印发制造业有序转移指导意见
中国评论新闻网3月29日报道,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明晰了制造业转移和承接的重点产业和模式路径,并提出到年,制造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区域协同显著增强的发展目标。《意见》聚焦产业和区域两大维度,明确产业转移和承接的方向,通过加强在关键领域和环节的政策引导,进一步推动制造业有序转移。从产业维度看,结合不同产业的特性和发展阶段,引导他们分别向满足其发展条件的地区转移。如劳动密集型产业重点向中西部劳动力丰富、区位交通便利地区转移;技术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等创新要素丰富、产业基础雄厚地区转移。从区域维度看,引导各地统筹资源环境、要素禀赋、产业发展基础、能耗双控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差异化承接产业转移。如鼓励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边境地区等特殊类型地区承接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因地制宜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区域专业服务中心。
发改委:全面取消万人口以下城市
落户限制
《香港经济日报》3月18日报道,国家发改委印发《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任务》要求各类城市畅通在本地稳定就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渠道,城区常住人口万以下城市落实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推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和城市群内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实行积分落户政策的城市,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鼓励人口集中流入城市区分中心城区和新区郊区等区域,制定差异化落户政策。此外,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加快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更多采用市场化方式,推进大城市老旧厂区改造。因地制宜改造一批大型老旧街区和城中村。注重修缮改造既有建筑,防止大拆大建。中心城区人口密度高且人口持续流入的超大特大城市要有序实施功能疏解。以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在健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机制方面,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平。制定出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度工作要点,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和重大平台建设,开展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
国家医保局:多地化疗透析等门诊费
可跨省直接结算
香港星岛环球网3月25日报道,国家医保局25日公开的全国医疗保障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公共服务信息显示,截至年2月底,全国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已联网定点医疗机构4.92万家;当年累计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97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7.77亿元,基金支付4.52亿元,基金支付比例为58.3%;其中,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人次,涉及医疗费用.38万元,基金支付.27万元,基金支付比例为71.2%。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国63个统筹地区的家定点医疗机构启动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等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此外,截至年2月底,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均可通过国家异地就医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