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正洋海洋生物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伟代表
水产行业高质量发展关乎“海洋强省”战略实施,关乎沿海地区乡村振兴的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海洋强省战略,高水平建设“海上粮仓”、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为水产行业高质量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山东省渔业资源丰富,海洋区位优势明显,拥有全国第二长海岸线,总长度千米,近海海域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其中优良水质面积比例高达91.5%,具备高质量发展水产行业的自然禀赋。
近年来,全省高水平推进“海洋强省”战略,采用“大渔带小渔”等多种模式统筹海陆,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示范点,全省创建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项目89处,建有海洋牧场多功能管护平台48座,其中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区占全国40%,居全国首位。自年以来新增省级以上原良种场17家,总保有量达到80家,其中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15家,居全国首位。《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表明山东省渔业经济总产值(.2亿元)、水产品进出口总额(.6亿美元)、海水养殖产值(.4亿元)、水产品加工企业数(个)、水产冷库数(座)、水产品加工总量(.4万吨)、水产品加工能力、冷冻能力和冷藏能力均居全国首位,具备了高质量发展水产行业的产业基础。
在水产行业整个链条中,遗传育种处于最上游,对于整个行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山东水产行业科技创新体系还不健全,水产良种的数量还不多,转化推广的机制尚不完善,导致良种覆盖率严重不足,前沿基础研究有待提高,产业链条中许多关键环节存在技术瓶颈。例如,企业较多参与水产良种应用,较少参与良种选育的基础研究,往往出现良种性状和市场需求相脱节,良种应用与现有的育苗养殖管理相脱节;现有的贝类生食净化和保鲜技术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良种基地、渔业特色园区等作为水产科技转化的重要载体,需要更有力的政策引导和支持。
创新是水产行业发展的灵魂,是应对风险挑战、走出困境的源动力,建议持续深化推进产学研合作,扶持建立特色种业园区等,探索项目评审和实施的双负责人制,即企业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高校作为技术负责人参与项目的实施,充分发挥企业技术研发的主体作用,有效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王建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