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池州11月12日讯(记者肖霄)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为了保护母亲河生态环境、恢复长江渔业资源,让长江“休养生息”,今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已按期实现全面禁捕。从年1月1日起,长江干流、大型通江湖泊和重要支流(即“一江两湖七河”)等重点水域将实行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期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11月11日上午,“共舞长江经济带·看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活动媒体团走进安徽池州市贵池区,采访长江禁捕退捕工作情况。
贵池区长江禁捕梅龙联合执法基地。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肖霄/摄影
“过去粗放的捕捞行为,对长江的生物多样性破坏很大,近年来通过禁捕等保护措施,长江的生态已经得到一定修复。直观来说,前些年已经很少能看到的‘江猪’(江豚)、中华鲟,现在我们巡江的时候经常能看到了。”池州市贵池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胜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为坚决打赢长江禁捕攻坚战,池州市贵池区在长江干流设立乌沙、江口、梅龙3个禁捕联合执法基地,在秋浦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设立秋浦河(殷汇)禁捕联合执法基地,共4个联合执法基地。通过配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设立禁捕联合执法基地护渔员等途径切实有效保护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
智能监管系统护航精准打击非法捕捞行为
贵池区长江禁捕视频调度中心,位于贵池区江口街道,紧靠长江,配备、安装了雷达光电感知监管系统和秋浦河保护区渔政执法监控平台系统,在沿江(河)共安装20个监控摄像(其中10个正在安装),监控范围覆盖76公里长江及34.5公里秋浦河保护区沿线。
贵池区长江禁捕视频调度平台。池州市宣传部供图
“今年八月份以来,我们贵池区实施了清网清船行动,实现每一搜在长江(池州段)航行的船都必须有身份标识。对非渔目的、没有航行牌照的船只实行自备船管理,对船只进行标识、编号以后,渔政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江就能识别这个船只谁在开谁在用。”陈胜利介绍说。
禁捕视频调度中心可以通过渔政视频监控平台在发现涉嫌非法捕捞行为时视频取证,还可以对指挥中心、市禁捕中心、群众举报电话有关涉嫌非法捕捞行为进行调度,安排四个执法基地快速出击,实现对非法捕鱼行为的精准打击。
渔民退捕转产上岸打渔人变身“护渔人”
10年禁渔,是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关键举措,将给长江生态保护工程打下了最坚实的“地基”。在禁捕之后,引导渔民退捕上岸,妥善做好转产安置,也事关长江禁捕退捕的成败。
为了有效解决基地水上执法的不利因素,也为了补充渔政执法力量,贵池区有禁捕任务的9个镇街在长江干流(76公里)、秋浦河水生生物保护区中秋浦河干流(34.5公里)共.5公里江河干流沿线,按照每人约1公里岸线共配备了名岸上巡护员,协助区渔政执法机构开展长江及秋浦河水生生物保护区禁捕禁渔政策宣传、禁捕水域巡查管护及排查、举报非法捕捞行为等工作。
“这名巡护员全部是从贵池区原有的户渔民中选拔出来的。不仅解决了部分退捕渔民的就业问题,还能充分发挥他们熟悉河道、熟悉渔情的优势,为长江(贵池段)禁捕退捕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陈胜利说。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