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南南合作计划项目顺利

北京看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来源:人民日报

原标题:“中国专家带来丰收和希望”

新冠肺炎疫情给粮食安全保障带来挑战,加之蝗灾、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安全及短缺问题更加严峻。在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南南合作计划的支持下,一些发展中国家努力克服困难,促进粮食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提升。

创新技术“雪中送炭”

——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面积超5万公顷增产15万吨

进入5月,马达加斯加马义奇镇的稻田开始泛出金色。看着眼前即将收获的稻子,年轻的农户哈西纳说:“在中国专家指导下,我们学会了旱地育秧技术,及时插上了秧,稻田长势很不错!”

去年底,马达加斯加遭遇干旱,雨季迟迟不至,农民无法播种育秧。一旦错过播种最佳季节,水稻将面临减产。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马义奇杂交水稻高产示范基地的中国专家尝试推出旱地育秧,通过充分松土、合理施肥、井水浇灌等,使得水稻种子及时播种,成活率达到90%以上。

在中国专家手把手指导下,示范基地周边近千家农户都通过旱地育秧及时完成了移栽。目前,水稻进入蜡熟期,部分已开始收割,初步预计高产示范区的产量将达每公顷10吨以上。

马达加斯加马义奇杂交水稻高产示范基地是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南南合作计划下的项目点。从年开始,中国专家组来到马义奇镇,交流分享农业技术。疫情防控期间,中国专家坚守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价说,中国专家的坚守和付出,是“为当地农民雪中送炭”。

截至年底,马达加斯加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累计超过5万公顷,增产15万吨稻谷,为农民带来致富希望。

“水稻长势良好,农民由衷高兴,我们也十分欣慰。”常到杂交水稻示范田里视察的马达加斯加农业、畜牧业和渔业部部长吕西安·拉那利维鲁说,中国专家带来了优质的水稻品种和先进的农业技术,帮助农民克服疫情危机,是实现马达加斯加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农业发展更具韧性

——为期3年的佛得角农业支持项目将直接惠及超人

佛得角距离西非海岸线多公里,作为岛屿国家,自然资源匮乏,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农业基础比较薄弱,粮食自给率较低。多年来,中国与佛得角开展多种形式合作,支持佛得角农业生产能力建设。年至今,佛得角先后有6批次49人前往中国接受培训,涵盖食品安全、农产品加工、渔业生产及开发等领域。中国援佛得角农产品初加工中心建成已有5年,专门进行农产品清洗、挑选、分拣、冷储藏等,为解决当地就业作出了贡献。

回忆起年在中国参加培训的经历,佛得角卫生部主管农业安全的技术官员埃沃拉说:“我们参观了很多农产品加工厂,学习了中国玉米、大豆等农产品的加工和储存技术,对佛得角农业技术创新很有启示。同期参加培训的还有其他葡萄牙语国家学员,培训也为我们之间搭建了交流平台。”埃沃拉说,到中国学习交流的机会十分宝贵,希望更多年轻人掌握农业知识和技术,为佛中粮食合作出一份力。

今年2月初,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南南合作计划捐资万美元,启动佛得角农业支持项目,以提升佛得角粮食生产能力,促进粮食与营养安全。项目为期3年,主要支持农业生产、病虫害防治、畜牧业发展、海藻养殖等重点领域,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佛得角农业与环境部和中国农业农村部合作开展。中国将派遣7名专家前往佛得角,开展一系列能力建设和实地培训活动。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佛得角代表安娜图扎表示,项目将直接惠及超人,帮助佛得角减少贫困、促进就业,尤其是促进女性和青年就业。佛得角农业与环境部部长吉尔贝托说:“开展这个项目的同时,做好水土保持和应对气候变化等工作,佛得角的农业将更具韧性、更加智能。”

生产生活越来越好

——援巴新旱稻技术让当地农民收入翻番

眼下,正是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旱稻丰收季节。伊基萨卡村村民冈纽尔种的5亩地收获了公斤稻谷,卖出了近0基纳(1基纳约合1.82元人民币),相当于当地家庭年均收入。“短短几个月,我的收入就翻了番!”冈纽尔说。

巴布亚新几内亚粮食依赖进口,大米进口比例达90%。东高地省因海拔高、气温低,缺乏灌溉系统,无法种植水稻。当地人喜食大米,迫切希望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稻谷。年11月,中国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签署为期3年的援巴新菌草、旱稻技术项目。次年9月,东高地省多地开始种植旱稻,4个月后即喜获丰收。

中国援巴新菌草和旱稻技术项目专家组组长林应兴介绍,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专家组在当地成功地推广旱稻宿根法栽培,播种1次可在7个月内收割2次,极大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东高地省省长努姆说,旱稻种植不施农药,无污染,米质中等偏上,大米黏性大、口感好,在市场上很抢手。

纳格米尤法村村民埃瑟一家此前靠种红薯和蔬果为生,年收入四五千基纳,5个孩子上学都有困难,大米更是吃不起。埃瑟试种了2亩旱稻,今年卖了2多基纳。初尝丰收的喜悦,埃瑟信心满满:“我准备继续扩大种植面积,相信孩子的学费、吃饭问题都能解决。”

在菲尼图古村村长托尼看来,中国专家组引进旱稻,帮助当地实现了“双丰收”。“专家组帮助农民掌握种植技术,粮食产出高了,生活好起来了。村民之间的土地纠纷也少了,凝聚力增强了。中国专家带来丰收和希望!”

去年底,东高地省6个区成立旱稻生产合作社,从中国定购整套大型碾米设备,建立稻谷加工厂,进一步完善旱稻全产业链。努姆说,中国旱稻和菌草项目在助力巴布亚新几内亚减贫、应对饥饿和增强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128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