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施雯通讯员裘云峰
为进一步打击禁渔期非法捕捞,今天(8月31日)农业农村部、中国海警局在舟山联合海上执法。
上午10点,小时新闻记者登上浙江最大渔政执法船——中国海监。
10点05分,浙江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总队长张友松发出指令,中国渔政联合中国海警,齐头并进驱船挺进东海。
10点05分,张友松发布出发指令
小时新闻记者从联合执法现场获悉,伏休以来,全省沿海共查处各类案件起,取缔涉渔“三无”船(筏)艘,移送司法案件起,涉案人,清缴违禁渔具9.1万余张/顶,查获违禁渔获物16万余公斤,其中移送司法案件数、涉案人数分别同比增加%、76%。
浙江一共有1.6万艘渔船,目前还有艘仍在伏季休渔期内。
10点50分,冒着风雨,渔政联合海警在舟山普陀朱家尖海域对2艘渔船分别登临检查。
记者在现场获悉,禁渔期间,有渔民为了一点渔获和蝇头小利,甚至会划着简陋的自制泡沫板小船,冒着生命危险非法捕鱼。
8月中旬,渔政在浙江某海域检查到一艘船名、船号标写为浙玉渔的钢质渔业船舶正处于航行状态,随后立即对该船进行登临检查。
当事人张某驾驶船只于从健跳港出海,进行张网作业(多锚单片张网),共放下12张网具,收回12张网具,被查获时船上共有11人,渔获物杂鱼约30公斤,随后所得渔获物全部倒回海里。
经执法人员与当事船长共同测量,用作捕捞作业的张网网具最小网目尺寸为25mm,小于国家规定的最小网目尺寸35mm。
目前,该案移送至台州海警局临海工作站。
▲海上执法登临渔船
在今年“5·1”“8·1”伏休节点,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已联合中国海警局东海分局、浙江海警局、福建渔政连续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形成伏休监管合力。
同时,浙江聚焦渔船渔港精密智控试点省建设,开发“浙渔安”执法应用,将1.6万艘渔船、15万名船员全部纳入渔业“三色码”管理,日均预警、干预1.5万余次,推动执法模式由逐牧式人工巡查向数字化智能管控转型。
迭代升级渔船安全救助、近海小物标雷达和移动执法APP等“三系统”,增量开发卫星通信、海上动态监测、智慧渔港等“三张网”,通过数字整合、多跨应用,实现规内渔船北斗定位“全海域”“全天候”“全覆盖”。
目前,浙江建成15个智慧渔港口门、36座AIS基站和艘移动基站船,升级1.6万艘渔船北斗终端拆卸报警功能,对港内休渔渔船进行全时段、全实时识别,及时掌握应休渔船动态,伏休以来未发现应休渔船违规出海。
利用小物标雷达与AIS九位码叠加识别,与近岸商船数据库自动比对分析,主动发现“三无”渔船位置,及时调度渔政执法船艇实施精准打击,今年以来利用该手段共查获“三无”渔船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