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投资比较对中国南极考察发展方向的启示
一、对于中国南极战略定位及南极考察效益评价的再认识
1.战略定位与实际投入的落差
从公开的国家文件之中可以看出,中国对于南极的战略定位是“构建南极命运共同体”,强调南极对于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而美国则是非常直接的保障“美国在南极的一切利益”。两者从定位来看,高下有云泥之别。中国不仅为南极条约协商国,同时也为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对于南极的政治愿景,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传递的“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原则,蕴含休戚与共的风险意识、和平利用非军事化的安全意识,足以成为解析现有南极治理规则、丰富和发展新规则的指南针。
然而作为落实南极战略最为重要的手段和路径,南极考察在中国所获的投入远远逊于美国,产出也成比例的落后于美国。这说明,中国虽然提升了南极的战略定位,但实践并没有跟随相关的战略进行调整。在国家各类事业的资源分配上仍然处于较为边缘的位置。
不过如果引入历史维度的话,美国形成稳定的南极战略定位,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本文所量化分析的投资情况,主要集中于近三十年,中间有三十年左右的发展期。我国提出战略新疆域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特别是将其应用于南极,到年为止不过三年的时间。因此出现这种落差也在情理之中。长远来看,如果想将比美国更具优越性的战略构想加以落实,就必须加快增加投入的速度,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2.南极考察的战略效益评价
中国从年开展南极考察以来,取得的进步是毋庸置疑的。《中国的南极事业》白皮书之中就明确指出:“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南极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从中美投资额度和产出效益的比较来看,中国的效率并不高于美国,而且由于投入值低,产出效益也远远逊于美国。换而言之,至少在南极领域,我国并未体现出明显的制度优势。尤其是在南极治理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方面,更是远远落后。从投入的结构及考察产出的导向来看,我国仍是以后勤保障为主,以追求学术成果为辅,而对治理的支持不足。
二、中国南极考察投资及效益导向的调整
针对对比中美南极考察投资差异所发现的中国南极考察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加以调整完善。
1.加强南极考察投资力度
正如上文所述,我国近年来调整了南极在国家整体战略中的定位,一方面要实现在南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提高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的能力,为国际社会更好地认识南极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要认真履行《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积极在南极的环境资源保护利用和治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就必须加大南极考察的投资力度,而且增强的幅度应当是满足“战略层次优势”的。我国近10年来对于南极考察年平均投入相当于美国的1/10,德国的1/5,澳大利亚的1/4和英国的1/3。甚至也低于日本、印度、韩国等亚洲国家。而从我国的战略定位来看,我国的投入不仅应当追平前述国家,甚至应当远高于它们。如果要使我国在南极的综合活动能力达到世界前列水平,我国的南极年度投入应接近或基本达到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年度南极投入额度,应将我国的年度南极投入规模从占GDP的万分之0.05调整至万分之0.1左右,也即在目前的南极考察投资规模上实现翻一番。
2.调整南极考察效益导向
除了加强南极考察资金投入之外,我国还应当进一步调整我国南极考察的效益导向,使相关资金得到最充分和优化的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构建南极命运共同体”的战略目标,要求我国从长远来看,必须为南极治理提供上乘的国际公共产品。因此今后考察投资,应当以争取治理权为核心,设计大科学计划;在增加南极考察投资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南极考察投入领域的统计和分析,加强统计制度和绩效考评,科学管控南极考察资金流向,促进发挥投资效益最大化;其次,从战略到具体的实施,中间应当有过渡性的具有实效性的南极事业发展规划,明确阶段性发展目标任务,从而提升南极考察技术规范和标准应用,缩小与发达国家南极考察之间的代际差,走精细化的南极考察发展路径;再次,在配套机制方面,我国应当加强极地考察管理部门的统筹协调能力,真正实现极地考察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实施,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在事关南极重大治理议程的南极考察项目上取得突破,打破部门藩篱;最后,在软实力建设方面,构建适应南极事业战略需求的人才管理框架体系,在南极综合管理、业务建设、科学研究、国际治理、开发利用等领域,突出专业性、稳定性、长期性为重点的职业化队伍建设方向,支撑和保障极地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优化南极考察投资结构
虽然从前文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我国近三十年中后勤投资比例较美国为高,近10年我国南极考察的后勤与科研投资比值是美国的2倍多,这恰恰说明我国在南极与美国仍然存在代际差,美国已经走完了大规模能力建设的阶段,能力建设一次性投入后可以持续约30年,已经进入科研和业务化观监测为主的发展阶段,而我国尚处于能力建设与科研并重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南极考察投资的重心仍应放到后勤保障能力的提升之上,以便尽快结束南极考察的基建阶段,进入到以服务治理为导向的科研核心阶段。就优化投资结构而言,应当加大对于南极考察高新技术的投入,提升考察站、船舶、航空和通信技术等保障技术,开展自动化观监测技术研发和平台建设,获取更大范围、更长周期、更加丰富的南极观测监测数据,科学研判南极自然环境未来趋势性变化,全面落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目标。
摘选自《中美南极考察投资比较研究及启示》(《中国渔业经济》年第5期,作者:李春雷,郭佩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