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报/西海岸新闻网记者李涛
编者按
今年以来,西海岸新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改革开放新高地、城市建设新标杆、宜居幸福新典范”的目标强力攻坚突破:深入推进青岛自贸片区建设,打好经略海洋攻坚战,抓实抓牢项目建设,推进更高水平开放;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上蹚新路、开新局,奋力把国家级新区的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胜势。本报今起推出“攻坚突破看成效”系列报道,聚焦新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为冲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鼓劲加油!
时代由奋斗者书写。
从曾经青黄不接的荒芜一隅,到今日的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寸肌理,都迸发着跨越的信念,澎湃着发展的活力。“十三五”期间,西海岸新区几乎以读秒的方式发展,奋力把国家级新区的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胜势:经济总量位列19个国家级新区前三强,地区生产总值是全省名副其实的“第一区”。
今年,西海岸新区放大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效应,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施“攻坚突破”,青岛自贸片区建设全面起势,经略海洋纵深推进,项目建设风生水起,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四张名片”熠熠生辉……国家战略与时代机遇叠加,这片开放的热土释放出无限生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风姿尽显无遗。
抢抓国家战略机遇##_FORMAT_GT_####_FORMAT_GT_##
深耕创新“试验田”
向海图强炼支点
跻身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拼图”,让西海岸再次站上开放发展“最前排”,春华秋实,两年有成。
“有了分类监管政策,非保税货物可以与保税货物同仓存储,并在不移动库位的情况下随时完成状态转换,不但能降低物流成本,还让仓库库容利用率提高30%以上。”对疫情下的仓库存储量,青岛中港仓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利晓非常满意。
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是青岛自贸片区推广的一项特殊区域海关监管创新政策,也是山东通过国务院部级联席会议推广的创新案例之一。时间回到年8月,第五批自由贸易试验区落子山东以来,青岛自贸片区以引领之姿,围绕国家赋予的试点任务,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积极推进制度创新,项试点任务已实践形成了个制度创新成果,平均5天推出一项创新成果。
其中,进口原油“先放后检”监管模式在全国复制推广。“实施‘先放后检’以后,我们公司的进口原油抵港后无需等待海关实验室检测结果,就可以卸货、转运,放行周期从2至3天压缩到了半天,极大节省了船舶滞期费和租罐费,平均每吨降低成本4块钱。同时进口原油提货速度加快,带动油轮靠泊速度提高,有效解决了进口油轮滞港问题。”青岛实华原油码头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两年里,围绕提升贸易、投资、科技创新、人才交流、金融、港航物流便利化等六大领域,青岛自贸片区推出的一系列集成性创新举措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提升了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切改革创新,都是为了发展。
今年6月17日,青岛自贸片区开放合作项目落地大会召开,集中签约48个重点项目,涵盖现代海洋、国际贸易、航运物流、现代金融、先进制造五大主导产业。其中,外资项目10个,预计年内可实现到账外资1.03亿美元,年内创造外贸进出口可达亿元。会上还同步揭牌中国大宗商品航运物流与采购基地、国际海员中心、国际船供中心等六个平台。
乘着自贸东风,西海岸新区挥毫书写“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两年来,青岛自贸片区新增纳税主体个,是成立前该区域纳税主体总量的72.6%;新引进世界强投资项目23个,累计达到个;外贸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30多个百分点,每平方公里实际利用外资是全国自贸试验区平均水平的1.7倍,跨境电商进出口连续两年保持3倍增速……自贸赋能的“青岛经验”跃然眼前。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作为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自贸领航之余,西海岸新区向海而兴,积极践行“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支点”的使命。
近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座海上可移动自升式井口平台——“海洋石油”在新区海西重工建造完成。日前,它在拖轮带动下从青岛海西湾启航,经过海里的长途拖航,奔赴南海北部湾涠洲油田群作业。“‘海洋石油’是一座集生产生活为一体的四桩腿自升式井口平台,可进行井口支持、原油生产、原油计量等作业,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座海上可移动自升式井口平台。”“海洋石油”项目副总经理陈卫介绍。
中国企业首次承揽的俄罗斯亚马尔LNG项目36个核心工艺模块交付,由我国自主集成的世界最大吨位级FPSO(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P70交付,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和集成的中国最大作业水深FPSO“海洋石油”交付……近年来,一个个世界级海工重器从西海岸昂扬出海,西海岸的船舶海工悄然实现了从“加工”到“创造”的角色转变。
与船舶海工一样,海洋生物医药是西海岸重点突破的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
近日,明月海藻集团体内植入用超纯海藻酸钠完成CDE(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登记备案,标志着体内植入级海藻酸钠打破国外垄断,正式上市,开启国产化之路。
“针对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我们制订实施了倍增计划。”西海岸新区海洋发展局党组书记赵英民告诉记者,依托明月海藻、聚大洋、华大基因、正大制药等掌握关键技术的骨干企业,西海岸新区推动海洋生物医药向海洋生物精深加工及高值化利用、海洋创新药物及制剂、生物新材料方向发展。
当下,西海岸的海洋产业“全面开花”:前湾港、董家口港两大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分列东西,犹如两翼驱动西海岸联通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海洋渔业方面,成功创建首个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建成国家级海洋牧场12处;海洋冷链产业方面,依托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航运、贸易、金融耦合发展,山东省港口集团贸易、产城融合、装备制造和海外四大板块总部落户,规划建设唐岛湾金融科创区,设立三峡绿色产业(山东)股权投资基金等总规模79.2亿元的4只海洋类产业基金……西海岸在海洋强国战略支点的征途上步履铿锵,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2.8%。
攻坚突破重点项目##_FORMAT_GT_####_FORMAT_GT_##
抢占“四新”赛道
培育壮大新动能
国内半导体显示领域巨头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将与青岛海控、联合东创共同投资81.7亿元,在西海岸新区投资建设全球最大的移动显示模组单体工厂;
海尔集团在中德生态园打造的海尔中德智慧园区建成运营,展现了全球首个5G+智能制造全连接工业园区应用场景,通过AI+5G的技术组合,不仅实现全流程信息自感知、全要素事件自决策、全周期场景自迭代,还解决了工业园区质量检测、安防、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痛点,进一步赋能智能制造;
山东省公布了全省人工智能行业优秀企业、优秀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典型应用场景(第二批)名单,新区9个项目成功入选,数量居青岛各区市首位……
近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重点产业和“四新”经济项目建设调度推进会,明确提出“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危机感,树立抓重点产业项目和‘四新’经济项目的鲜明导向,以高质量项目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当好全省发展的龙头”。而在新区,发展新经济,已成为培植新动能的主战场,追逐着一个个全新可能。“四新”经济方面,新区开工在建项目个。其中,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7个、市13条产业链重点项目17个,全部开工在建。
聚焦“四新”经济,新区将围绕9条产业链精准招商,壮大产业项目储备规模,力争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个以上。大力实施“链长制”,全面提升“四新”经济产业能级;全力突破数字经济,重点推进宸芯科技、科大讯飞、以萨科技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头部”项目;围绕工业互联网、跨境电商、在线经济等重点方向,开拓场景赋能空间,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依托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海尔智能研究院、中电光谷产业园等空间载体,加快建设新经济产业园,形成“新产业+园区”的发展格局。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
今年以来,西海岸新区深入落实全市“项目落地年”部署要求,将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攻坚突破、全力推进。1至8月,新区开工在建项目7个,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3%。一个个重大项目正成为“新发展极”,新区产业发展千姿百态,转型升级动力十足。
在董家口经济区金能科技新材料与氢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处,道路南侧一座现代化的大型装置赫然伫立,这便是国际最先进的丙烷脱氢装置。自年开工建设,短短几年,一个全球单体装置产能和工厂整体产能最大的项目呼之欲出。
“项目一期第一阶段主要建设90万吨/年丙烷脱氢、48万吨/年绿色炭黑循环利用及45万吨/年高性能聚丙烯项目。”金能化学安全总监张国甫告诉记者,“目前,除已投产的炭黑项目,其他各项目装置陆续进入试生产,丙烷脱氢装置即将产出丙烯产品,届时一期项目第一阶段将实现全面投产。”
项目,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构成一个新的增长极。在重点产业方面,新区开工在建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其中,个制造业项目,完成投资亿元,金能科技项目计划10月份一期投产,海容冷链项目、高端智能制造和3D打印项目已开工建设。99个海洋产业项目,开工在建79个,完成投资.4亿元,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船海洋装备研究院投入运营,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项目团队入驻新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一期投入使用。
下一步,西海岸新区将聚焦重点项目攻坚突破,全力打赢“项目落地年”硬仗:加快推进总投资亿元的85个0万元以上项目年内开工,力争全年开工在建项目超过个;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工作机制,全力推动个谋划项目提前开工;坚持问题导向,将未按计划开工、进展缓慢项目作为顶格推进、“日督导”“周调度”“月考核”的重点,将年度目标落到实处。
厚植沃土近悦远来##_FORMAT_GT_####_FORMAT_GT_##
优化营商软环境
夯实发展硬实力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竞争力,而打造好的营商环境,需要想企业之所想。
为解决企业遇到难题不知道该找谁,获得惠企政策不便利等现实问题,新区打造企业服务平台,实现企业诉求响应和涉企政策线上服务等功能,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综合服务。企业可通过手机APP客户端随时随地填报诉求信息。新区营商环境办公室对收集的诉求,第一时间通过平台分解转办至对应职能部门,予以快速办理,实现“一口进一口出”,为企业排忧解难。为确保企业服务平台高效运转、精准服务,新区营商环境办公室还建立了企业诉求处理机制。企业诉求转办至对应职能部门后,各承办部门要在1个工作日内联系企业,3个工作日内反馈完成情况,能立即办的要当天解决,需长期推进的要每周报送进展情况,直至办结。“新区企业服务平台上线,架起了政企良性互动的桥梁,为新区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区营商环境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日,新区制定出台了《营商环境监督员工作制度》,动员社会各界人士担当营商环境监督员,拓展监督渠道。监督员主要承担宣传新区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监督营商环境政策措施落实,收集反馈社会各界对营商环境建设的意见建议、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参与营商环境评价、调研座谈,提出优化营商环境意见建议等职责。
今年以来,西海岸新区将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一号改革工程”,“组合拳”连续出招,出台《新区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等系列政策文件,锚定年底将新区打造成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的目标,聚力攻坚“六大环境”20个领域项任务,加快建设一流营商环境。新区“证照分离”改革全面深入推进,发布第三批“一证(照)通”事项清单,截至8月底,新增市场主体户,总量达到39.5万户;新区政务服务实现创新突破,推出项“一事全办”主题服务,平均跑腿次数、所需材料、审批时间全部压减70%以上……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近年来,致力“近者悦,远者来”的西海岸新区,还潜心擦靓影视之都、音乐之岛、啤酒之城、会展之滨“四张名片”,推动内涵式发展提升。
8月12日,西海美术馆开馆以来,游人络绎,众多艺术爱好者专程前来观展。西海美术馆所在的西海艺术湾,占地12万平方米,55栋建筑囊括艺术展览、艺术教育等多种功能,日渐成为新区文化接待的新窗口、文化旅游的新营地。
来到金沙滩畔,魅力时尚的金沙滩啤酒城、与凤和鸣的凤凰之声大剧院、融合徽派及晋派建筑文化的中国院子等展现着西海岸的现代与时尚。走进灵山湾畔,有“梦工厂”之称的东方影都,“保留传统,延伸艺术,接引生活”的齐鲁之间生活村,正进行全新的艺术表达。
步履西海岸,藏马影视外景地一期建成投用、二期快速推进;总投资10亿元的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部分工作室及展馆建成投用;贝壳博物馆新馆、梅纽因音乐学校、城市阳台景区提升工程等开工建设项目加速推进……一座座文化地标,一个个高含金量的文化平台,一场场高端文化节庆活动,提升着新区的都市品质。
展望未来,国家战略与时代机遇叠加,西海岸新区这片开放的热土正释放出无限生机,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为打造青岛市、山东省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不断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