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邻梦
网友提问:你觉得哪些课文是必须入选教材的?
回复:教材编撰的公正做法:所有编委避嫌、不将私欲凌驾于民族大义之上。因为,就具体内容而言,多年不间断文明历史可供选用的内容绝对“枚不胜举”。
避嫌,为了怕惹人怀疑而预先避开,不参与其事。《汉书·赵充国传》:“虽亡尺寸之功,媮得避慊之便,而亡后咎馀责。”颜师古注:“慊亦嫌字。”
生命,被赋予了繁殖能力+生长周期+小部分损伤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质组合形态。植物从自然物质中吸纳可溶于水的微矿物质结合光合作用生产生命养料、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微生物寄宿在植物或动物体内......所有生命都必须以被动适应+主动索取的方式适应自然生存环境。
人类,自然生命体系中综合智商最高、成长发育最慢、成长可塑性最强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动物,也是自然生命体系中唯一具备按照自主生存需求通过主动劳动创造生活消费物资的动物族群,现代人类社会的主动劳动创造包括但不仅限于驯化播种植物的农业、驯服圈养动物的畜牧业和渔业、采矿加工制成生产劳动与生活辅助用具的工业、辅助人类战胜疾病的医药业......人类也是自然生命体系中唯一进化形成复杂抽象字符文明的动物族群。
刚出生的人类婴儿不能自主控制自己的身躯、不能自己寻找食物、不能独自抵御生存环境伤害、不知该如何与同伴进行分工协作......作为自然生命物质体系中综合智商最高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动物,人类孩子出生后必须通过不断模仿学习才能从长辈那里继承综合生存技能。当然,为了将业已形成的文明生存方式世代传承下去,人类社会形成了自然生命体系中最完备的群体生存技能传承体制——教育。
《史记·管晏列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百姓的粮食充足,才会懂得礼仪,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才会知道荣誉和耻辱。的确,人类生命诞生之初和当今原始丛林里的自然生命一样,完全依靠自然环境馈赠的食物生存、没有任何文明礼仪可言。驯化播种植物的农业、驯服圈养动物的畜牧业和渔业、采矿加工制成生产劳动与生活辅助用具的工业......在一系列机缘巧合与勤奋探索总结之后,人类终于在“自然生态食物链”基础上形成了自主可控的生产劳动职业分工协作体系。当然,在人类解决基本生理温饱问题之后,就会产生更多建立在生理需求之上的生活需要,系统性教育辅助孩子学习成长便是其中最普遍的存在。
著书应以民族大义为本
结绳记事、甲骨刻字、布帛/竹简著书......在人类社会形成完整记录社会生活智慧经验的书籍之前,人类社会的教育通常情况下只能带着孩子手把手地“言传身教”。商、周时期我国开始出现较为完整的帛书和竹简著书,同时商、周统治者已开始设置专为辅佐帝王子嗣成长的太傅一职,之后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便逐步成为我国最基础的教辅教材。那么,教辅教材怎样编撰才能凸显公正呢?
教材编撰的公正做法:所有编委避嫌、不将私欲凌驾于民族大义之上!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意思是说:老师,是用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传授道、教授学业是老师根据自身掌握的人类社会文明生存智慧主动引导辅助孩子学习成长;解答疑难问题则是老师根据自身掌握的人类社会文明生存智慧解答学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所遇见的成长困惑。也就是说教育分两部分,一部分由老师主导,将被人类社会公认的正确智慧知识教授给孩子们;另一部分学生占据主导地位,主动提出成长困惑、老师被动解答。
盖棺定论,意思是一个人死后才会对他的是非功过加以结论,出自《大明嘉议大夫刑部左侍郎新吾吕君墓志铭》。因此,我国绝大多数古代典籍由后人整理编撰而成,其中绝大部分知识内容都没有明确的作者。当然,即便是古代皇帝也极少把自己创作的文章塞进本朝科考书目,公共学术编撰者自然就更不敢在著作中添加自己新创作的内容。
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影响个人成长进步的基础,教育给孩子们教什么、他们就吸收什么。因此,出生在原始丛林中的原始人类祖只能学采摘植物果实+捕猎其它动物+防御生存敌害、农牧社会初期绝大多数孩子只能学播种植物+圈养动物+制作生产劳动与生活辅助用具、出生在中国的孩子们讲汉语+写方块字+使用筷子吃炒菜米饭馒头、出生在印度的孩子们讲印地语+写+吃手抓饭、出生在英国的孩子们讲英语+写ABC+使用刀叉吃面包酱汁......
天不生身上人,亦不生人下之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刚出生的人类婴儿不带任何文明意识形态,中国人信道教+佛教、欧洲人信基督教、阿拉伯人信伊斯兰教等都是后天接受文化教育之后形成的。因此,教育无小事、事事须尽心,从文字书写到教学内容、从历史年代到历史事件的完整性、从教材版式到插画配图都应该被反复斟酌。
丑陋至极+充满色情诱惑+帮侵略者洗地的插画、庸俗+错乱+误导性内容、移除弘扬革命精神的红色文章褒奖异域莫须有的善良故事......近期,文化教育领域乱象不断被曝光,其背后的主观动因就是编委们的私欲作祟,未能恪守教材编撰的公正做法:所有编委避嫌、不将私欲凌驾于民族大义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