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沼虾苗。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供图
中新网浙江新闻6月29日电(钱晨菲张海琪)农业是“国之大者”。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记者了解到,近年,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依托农业农村部淡水渔业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鱼类免疫与病害防控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创新平台,坚持一体化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公共服务,逐渐探索出一条科技强农、服务惠农的共同富裕之路。
培育一批水产新品种助力种业振兴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近年来,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在此方面持续深耕,摸清了全省淡水水产种质“家底”,育成了一批国家水产新品种,指导培育了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骨干企业。
如在摸清“家底”方面,该所开展了水产种质资源普查、鉴定评价和遗传信息数据化,先后收集、鉴定水产种质资源份,测定种质性状数据60万余条,活体保存钱塘江、太湖等流域土著鱼类21种。
在育成新品种方面,该所建成了国内首个也是唯一的国家罗氏沼虾育种中心,牵头实施全国罗氏沼虾联合育种工作,实施省水产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突破淡水鱼虾BLUP育种、细胞工程育种、基因组辅助育种等技术,构建全国第一款罗氏沼虾“生物育种芯片”。针对罗氏沼虾生长慢、抗逆性差、性早熟等问题,年构建核心育种家系余个。育成的国家水产新品种罗氏沼虾“南太湖3号”生长速度提高21%、成活率提高5%、饲料系数减少9%。罗氏沼虾“全雄1号”新品系的子代虾苗雄性比率达97.3%,生产速度提高11%,打破了国际技术壁垒。针对翘嘴鲌生长速度慢、肌间刺多等问题,育成翘嘴鲌“全雌1号”、太湖鲂鲌新品种2个。新品种的育成,使湖州成为全国水产良种第一大输出市,罗氏沼虾良种覆盖率超60%,翘嘴鲌良种覆盖率超40%。
此外,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还指导培育了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骨干企业,构建“遗传育种中心+良种场+苗种基地”的良种生产体系,指导建设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骨干企业50家,其中2家入选全国农业种业阵型企业,为打好种业翻身仗贡献力量。
创新一批绿色养殖模式技术推进农民增收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水产养殖业因其单位土地面积产出高于大农业、致富能力优于其他产业,长期以来在推动农业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此,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创新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以此助力粮食安全。该所推广了稻鳖、稻虾、稻蛙、稻蟹等新型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带动农渔产业生产要素的融合共享与价值共创。
如在工程化稻田养鱼方面,该所在水稻田环沟搭建“跑道”或一角布设立体陆基帆布养殖桶,为“非粮化”政策下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提供新路径,实现较单种水稻亩均增收0元以上。探索应用一季鱼苗标粗培育一季水稻轮作模式,实现亩产鱼苗6万尾、收获水稻公斤/亩,亩增收元以上。创新推广虾塘水面种稻技术,实现亩产水稻公斤。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实现“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成为名副其实的共富产业。据不完全统计,浙江省年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超60万亩、产值超35亿元,亩均增收约元。
创新设施养殖模式助力高质高效亦是该所的重要工作之一。该所研究了工厂化循环水养鱼、山区溪流性鱼类高密度流水养殖等设施养殖模式,为发展设施农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供科技支撑。如大口黑鲈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载鱼量达65公斤/立方米,减少人力成本50%;溪流性鱼类帆布池流水养殖产量达25公斤/立方米,折合亩产值超万元,一亩地相当于传统5—10亩鱼塘的产出,成为浙江山区26县共同富裕的致富产业。
此外,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还突破了水产疾病绿色防控新技术,以此助力提质增收。例如打造了细胞培养平台和渔用疫苗GMP生产车间,发现并鉴定水产动物流行性新病原13种,创制渔用产品21种。联合研制出第一代鱼类疫苗智能注射机,注射速度提升2至3倍,用工成本节省80%。建立鱼药安全使用技术示范县2个,实现抗生素减量使用30%以上。按照“大脑+应用+数字农场”的模式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谋划开发罗氏沼虾共富班车应用,帮助解决病害防治困难的问题,还让渔民及时掌握市场塘口价、销售渠道等信息,实现养好虾、卖好虾,促进渔业增收致富。
打通科技助农“最后一公里”助力三农提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此方面,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围绕“出成果、送技术、富百姓”,加快推进成果转化,积极开展公共服务。
三个“一”可总结该所在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方面的工作。
其一,一只沼虾富了一方百姓。该所创新提出“新品种+技术服务+品牌”转化模式,构建水产新品种全链式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形成产值超60亿的罗氏沼虾新品种产业、产值超30亿的加州鲈新品种产业和产值超亿的中华鳖新品种产业。以罗氏沼虾“南太湖2号”为例,每年向社会供应优质苗种亿尾,覆盖到全国21个省份,年受益农民10余万人,一个家庭农场一对夫妻管理50亩的池塘,年收入可达万元—万元,利润可达50万元,实现了“一只虾富了一方百姓”,成为全国水产种质资源转化利用的行业标杆。
其二是一种工艺护了一方秀水。创新推广“三池两坝”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工艺,养殖尾水先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预处理,去除其中大的悬浮颗粒物,再经第一道过滤坝进一步去除和分解细微悬浮物质,然后进入到曝气池中,经过氧化、挥发、分解等过程降低尾水中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等有机物质,再经过第二道过滤坝进入到生态池中,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放养花白鲢、螺蛳等水生动物,将水体中氮磷等物质转化,从而实现循环利用或者达标排放。经测定,经处理的尾水中总氮、总磷、CODcr分别降低74.9%、53.8%、56.9%,达到《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7)排放标准。该技术被农业农村部列为渔业主推技术,已在10余省市推广应用,辐射面积余万亩,生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其三,是一支队伍赋能产业振兴。该所践行群众工作法,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以“专家+科技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试验示范基地”的技术服务模式,让科技人员深入到田间塘头为产业“把脉开方”,给农户答疑解惑,将论文写在大地上。
数据显示,其先后选派科技特派员65人次,科技服务团队10个,创建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场)30余个,指导建立专业合作社余个,培育科技示范户1万余户,培训渔(农)民6万余人次,推动“鱼塘变股权、渔民当股东、收益有分红”,促进渔民共同富裕和集体经济发展,打造了一支常年活跃在县、乡、村的渔业科技服务大军,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