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上街道统筹发展海洋一二三产业释放蓝色

  “我听同行介绍说,这里的海产品品种特别丰富,有海蜇、南美白对虾、斑节虾、梭子蟹、鲈板鱼,过段时间还有海参,我先来看看行情。”凌晨4点半,天刚蒙蒙亮,来自河北、山东等地的水产经销商已经等候在寨上街道汉盐水产科技园区。赵勇在唐山从事水产品批发,这是他第一次来寨上街道考察市场,准备下一步开展推广销售。

  今年以来,依托海洋渔业资源,寨上街道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培训和园区建设,全面丰富寨上人靠海吃海的新内涵——坚持海洋开发与保护并重,统筹发展海洋一二三产业,全力打造蓝色增长极,开启海洋经济升级版。

  人工养殖海蜇

  驱动“蓝色经济”崛起

  “这些海蜇将用冷藏车进行运输,2小时内运达加工厂进行加工。”8月3日,寨上街道长芦汉沽盐场水产养殖基地人工养殖的海蜇丰收了,闻讯而来的京津冀等地客商将一桶桶新鲜捕捞上岸的海蜇运往各地。

  来自河北的水产加工商李先生一早就等在现场,今天他将收购1万斤海蜇。从8月起,每天他都要来收购海蜇。这些海蜇加工后,将销往江浙沪闽等地。据悉,海蜇人工养殖的成功不仅填补了新区海蜇养殖的相关技术空白,同时也为本市海水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寨上街道深挖内部资源潜力,与天津长芦汉沽盐场携手合作,与中国农科院、中国水科院、中科院海洋所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引进优良品种,不断提高养殖效益,逐步探索发展海蜇深度开发、精细包装,带动天津市及周边地区海水养殖产业升级,辐射京津冀及环渤海大市场。

  立体养殖喜获成功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盛夏时节,寨上街道汉盐水产科技园区、渤海湾长芦汉沽盐场的广袤盐田内,南美白对虾、斑节虾、梭子蟹这三种人间美味在万众期待中“浮”出水面。年,寨上街道与长芦汉沽盐场合作创办汉盐水产科技园。园区利用长芦汉沽盐场特有的盐田生态系统,以规模化南美白对虾育种、育苗、养成为主,兼顾其他高价值海珍品养殖,实现养殖、加工、物流、服务一二三产业集聚融合发展。

  盐田是盐场用海水晒盐的基础设施,北方地区称为盐汪子。长期以来,寨上街道沿海地区部分渔民依靠盐场泵站提水纳苗,主要在盐度30‰~35‰的一道和二道盐汪子中从事原始的鱼虾生态养殖生产。近年来,寨上街道和长芦汉沽盐场携手,根据南美白对虾适应性强、广盐性等特点,实施了“南美白对虾盐田汪子生态养殖”项目,投放南美白对虾虾苗,利用盐汪子水域中的天然生物饵料进行养殖,不投饵、不用药物,取得了较好效果。今年,在此基础上首次尝试虾蟹混养,立体养殖喜获成功。

  “虾在水里游,蟹在池底走,从单一品种到两种混养,盐汪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一亩水面不但可以收获梭子蟹,还可以收获对虾。投到盐汪子里的虾饵料残余和虾蟹排泄物滋养了单细胞藻类,起到了肥水的效果,为海蟹提供了食物。池塘里的海水实现自我循环,再加上用生物制剂净化水质,养殖水面实现了‘零排放’,立体混养也减少了水产养殖病害。”汉盐现代水产公司副经理田桂利告诉记者,在一处水体中,上层水养虾,池塘底部养蟹,通过对原有盐田进行精深改造,进行虾蟹生态健康养殖,使虾蟹互利共生。立体养殖既有利于生态互补,又可以提高经济效益,是未来水产养殖的发展方向,符合经济生态的原则,对于绿色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旅串联电商助力

  渔业产业融合发展

  除了传统捕捞业、养殖业,近几年,新区休闲渔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渔业产业融合发展和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刘翠波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渔民,他的家乡蔡家堡是寨上街道的一个临港渔村,以前,全村的人都以打鱼为生。十几年前,渔家乐在天津兴起,刘翠波改造了自己的木船,打鱼之余带着游客出海,收入增加了,也更稳定了。如今,现代化的中心渔港设施齐全,海上休闲旅游发展得风生水起,渔民们住进了楼房、开上了小汽车,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经常有人慕名去坐刘翠波的船,还有些研学机构邀请他给孩子们讲渔家文化,他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此外,刘翠波还通过网络直播介绍沿海风俗、渔家美食,成了网络红人。

  “我们市场内都是当地海鲜,顺丰冷链直达,直播间就可以下单。”在寨上街道海鲜街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几个年轻人正在用手机拍摄短视频。随着渔业生产的转型升级、“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寨上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放下渔网,又上互联网,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海鲜交易,变身“网红电商”。传统的海鲜产业因为采用了新的经营模式,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

来源:滨城时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719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