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清晨,阳光洒在惠东巽寮湾洁白的沙滩上,金光闪闪。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渔业村码头上,41岁的苏红忠早已准备好,等候游客的到来。苏红忠是当地土生土长的渔民,随着传统捕捞业的逐渐衰退,乘着滨海旅游热的东风,苏红忠成功转型为新型渔民,以载客游玩、民宿出租等为主要收入。如今,家里建起了洋房,生活美滋滋。
苏红忠生活的变化是渔业村发展的一个缩影。前些年,传统的渔业村成立了巽寮滨海渔业专业合作社,成功转型为以海洋捕捞业、养殖业、休闲渔业为主的新渔村。
渔业村将以“渔村振兴”为目标,推进村内环境综合整治、渔家特色文化打造、渔港建设等,以提升村风文明和壮大休闲渔业合作社产业为重要抓手,打造成集渔家乐体验、海上旅游观光、渔家文化展示于一体的新渔村。
渔业村新貌。图片来源: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
新生活
渔民纷纷建起新楼房
渔业村位于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中区,毗邻大海,如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口立着高大的牌楼,从牌楼进入渔村,村道两旁的房屋被整体打造过,古朴的造型营造出浓郁的渔乡气息。村中已经很难看到瓦房,取而代之的是高耸的崭新洋房。
村中靠近海边村道的民居,以渔乡饭店和民宿为主,围绕村委会大楼的渔业北巷和南巷则布满了以海鲜干货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商店。冬日暖阳下,渔村的老人带着小孩在海边村道上悠然自得地晒着太阳,生活恬静舒适。
“以前跟着父辈凌晨就开始出海了,到清晨才回到岸边。一趟下来只有一两百元的收入。”渔业村村民苏贤春说。苏贤春今年55岁,是地道的渔业村渔民,他说如今生活跟过去大不相同:他将自家的渔船改造成了观光渔船,还有一艘快艇,靠着接载游客观光,旺季时一天最高有逾千元收入。如今,家里建起了3层的洋房。
据悉,渔业村趁着当地滨海旅游的兴起,自二十世纪初开始转型,成立了巽寮滨海渔业专业合作社,渔民们纷纷加入到合作社中,走上了以休闲观光渔业为主的新型渔业路子。“现在村里人都建了新房,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样,苏红忠也过上了舒适的生活,随着滨海旅游业的发展,家里建了新房,养育两个小孩也变得轻松。苏红忠说,如今渔业村村民基本走上了新型渔民的道路,以发展观光渔业为主要收入。据介绍,游客租渔民的渔船出海游玩,价格一般是每小时两三百元,旺季时,每天可租三四个小时,收入较高。
据悉,渔业村现有户约人,目前该村拥有捕捞渔船共艘,从事休闲渔业运营的休闲渔船89艘、快艇艘。村中劳动力基本都从事与旅游相关的职业。
新渔村
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渔业村是巽寮唯一的渔民村,村民主要以海洋捕捞业、养殖业、发展休闲渔业为主。该村拥有昼家、妈祖、渔歌、旱龙舟等渔家特色文化,村民李却妹获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东渔歌传承人。
老渔民苏贤春说,该村村民早年生活在巽寮湾附近岛屿上,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的号召和支持下,洗脚上岸,到现在村子所在地定居,形成了最早的渔业村。年,在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该村成立了巽寮滨海渔业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海上休闲渔业,村民通过加入合作社经营休闲渔业,不断增加收入,从而实现渔民转产转业的目标。
近年来,渔业村村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年获评“省级卫生村”。今年以来,渔业村全力推动示范村创建工作,推动村内环境综合整治。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推动“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日常保洁机制,提升村内保洁效率,打造干净整洁村庄。
同时,利用渔业村打造旅游名村的契机,建设滨海观光路和渔业村活动中心,推动村内一条主干道、22条支道路升级改造,推动村活动广场、戏台升级改造以及公厕升级改造等,以进一步提升村民幸福感。
经过多年发展,该村获评为惠东县首批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村及“广东十佳最美渔港”。前不久,该村还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渔业村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要以“渔村振兴”为目标,着重以推进村内环境综合整治、渔家特色文化打造、渔港建设为重点工程,以提升村风文明和壮大休闲渔业合作社产业为重要抓手,打造成集渔家乐体验、海上旅游观光、渔家文化展示于一体的新渔村。
新希望
延伸渔业产业链,拓宽渔民致富路
如今,渔业村的渔民生活欣欣向荣。然而,发展的脚步不能停滞不前。当地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积极谋划渔业村的未来,积极推进渔业村休闲渔港建设,休闲渔业转型升级取得阶段性成效。
今年上半年,该村已对村桥头至木栈道沿海路段的人行道、车行道进行升级改造。主要项目包括拆除现道路沥青路面铺装花岗岩人行道、新建骑行道、增加绿化以及完善座椅、路灯、移动花箱等设施。还对住户外立面进行改造,包括立面刷新设计、局部窗户修改、商铺立面修改、墙面铺设彩灯等。此外,还对渔业桥进行了外观改造,设计彩灯打造网红桥梁。沙洲公园的建设也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未来,该村将对沿港房屋外立面进行改造。同时,壮大休闲渔业,引入商业管理公司进行产业布局及运营管理,进一步完善、规范其管理模式,进一步拓宽休闲渔业的产业链,推动村民转产转业再增收。
此外,还将对渔港进行升级改造、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形成与天后宫酒店群商旅业联动的格局,从而助力将渔业村打造成特色精品村。
该村还将积极探索提高集体经济收入的实现形式,充分依托自然资源禀赋、人文资源等,谋划特色休闲渔业产业,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惠州日报记者蔡伟健通讯员叶衍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