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蓝色经济万舟争渡,一地还明确打造创

如何有效化解风险,是我国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关键。12月1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深圳银保监局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深圳银行业保险业推动蓝色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加大金融科技赋能、加强风险管控、优化保险保障功能等多个方面对保险机构亮出“风向标”,旨在推动蓝色金融发展。

当前,我国乃至全球各国正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自然灾害、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污染等海洋风险。随着海洋强国正式成为国家层面的大战略,蓝色经济万亿市场蓄势待发,保险将如何助力?蓝色保险又有何“施展”空间?

蓝色保险迎契机

随着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近期召开,蓝色经济、蓝色金融成为热议话题,同时也让蓝色保险走入更多人视野。

如《意见》中提到,力争到年,蓝色保险规模持续快速增长,蓝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不断涌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打造蓝色金融创新发展深圳样本。

何为蓝色保险?与绿色保险近期迎来银保监会定义不同,蓝色保险虽然在十余年前就有提及,但目前尚未有监管定义。在业内人士看来,绿色保险的“绿色”对应陆地,蓝色保险的“蓝色”则对应海洋,又可以称作海洋保险。

不过,海洋保险并非一种特定的险种,而是指与海洋经济直接相关的保险产品的统称,目前主要有三大类,一是传统海上保险,主要包括货运险、海上旅客人身意外伤害险等;二是渔业保险,主要包括渔船保险、海水养殖保险;三是新兴险种,比如海上石油勘探开发保险、海上平台公众责任险等。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为海洋保险的发展创造了有利契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此外,在深圳、山东等海洋经济发达地区,蓝色保险也受到了政策的支持。与此同时,丰富的政策“土壤”为蓝色经济带来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国蓝色经济报告》显示,中国海洋的资产价值约为54万亿元,年度可持续海洋生产总值为2.1万亿元。

虽然有顶层设计在指引方向,但不可忽视的是,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灾害等各类海洋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凸显。《中国蓝色经济报告-助力海洋可持续发展》(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国海洋价值面临的风险,其中包括气候变化加剧干旱、热浪、洪水等自然灾害风险;生态系统破坏渔业资源衰退严重风险和海洋污染风险。

“海洋经济具有受气候影响大、投入高、回报期长、技术依赖强、绿色等特征,因此包括保险在内的金融业在海洋经济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看来,海洋经济的高风险特征,给蓝色保险提供了广阔空间,随着产品创新和技术的赋能,蓝色保险的发展迎来蓝海。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海洋保险将营造有利于涉海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分散海洋产业经营中的巨大风险,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

仍处探索阶段,需建机制、优化保险保障

海洋经济凭海而兴。在业内人士看来,海洋经济在发展中难免遇到风浪,海洋保险不应缺位,更不能缺位。

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994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