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记者张明海)8月6日,省统计局发布报告显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省农业生产方式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正在深入实施,脱贫攻坚战进入决战决胜阶段,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和加强,农村居民生活整体实现小康,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数据显示: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7亿元,经过70年的发展,年达到.6亿元,比年增加.9亿元,增长.8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4.1%。
辉煌70年来,四川农业经济总量发展成就突出,呈现“阶梯式增长”的态势。从年到年,用了14年时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50亿元;又用16年时间,在年突破亿元。从年的.3亿元到年突破亿元,只用了12年时间;之后仅4年时间,在年突破0亿元大关;又分别在年、年、年、年、年和年跃上亿元、亿元、亿元、0亿元、亿元、亿元台阶。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同样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也在不停地“进阶增长”:在年跃上亿元台阶后,在年上0亿元(.0亿元)新台阶,并在年、年、年分别跃上亿元(.0亿元)、亿元(.2亿元)和亿元(.2亿元)的台阶;并在年跃居全国第2位。
同时,70年来,我省农业经济内部结构由一家独大向多元化转变。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占比逐年下降,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占比逐年上升。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直接需求减少,对肉、蛋、奶、鱼的需求大幅度增加,畜牧业、渔业占比快速提高,农业占比明显下降;农业科技、先进生产技术大范围推广,农林牧渔服务业也随之发展壮大。到年,全省农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降至57.7%,比年下降27.3个百分点,畜牧业、林业则分别上升至31.2%、5.0%,分别提高18.3个、2.9个百分点,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占比则分别从零提高到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