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而兴,进军碧海深蓝

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珠海云”。

向海而兴、向海图强。近日,《珠海市推进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方案(—年)》(下称“《行动方案》”)出炉,提出到年,以海洋渔业、海洋海岛旅游、海洋新兴产业为主的现代海洋产业持续迈上新台阶,产业规模达到亿元。

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作为全国第一个地方性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在全省唱响“海洋牧歌”。在广东全面建设海洋强省的当下,驶向“碧海深蓝”、谱写海洋文章,是珠海的担当,也是珠海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行动方案》谋划实施海洋产业振兴、海岛设施提升、海洋开放合作、海洋生态治理“四大行动”,并以详尽的数据目标为导向,勾勒出未来五年珠海海洋产业发展的蓝图,致力将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打造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区。

发展海洋经济是好机遇、大机遇,机不可失。机遇当前,珠海拿出行动方案、绘就发展蓝图,明确了海洋经济“珠海舰队”向海而兴的跨越路径。一个海洋大市、海洋强市的新故事正在书写。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梁涵黄天儒王韶江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关铭荣

统筹:梁涵

策划:沈文金吴志远

产业兴海

做大海洋牧场向深远海挺进

在珠海市东港兴远洋渔业有限公司(下称“东港兴”)展厅内,陈列着其自行开发的珠海特色品牌“渔行街”海产即食零食。而在地球另一端的西非毛里塔尼亚海域,该公司已开拓了不少远洋捕捞业务。

东港兴是珠海市唯一一家获得农业农村部颁发《远洋渔业企业资格证书》的远洋渔业企业,目前正在洪湾片区建设远洋渔业基地,计划开展精加工、冷链物流配送等。“后续,我们还将逐步把外国高端远洋水产品运回珠海,丰富市民的‘菜篮子’。”东港兴相关负责人介绍。

按照《行动方案》,发展壮大现代海洋渔业,珠海将以万山海域、外伶仃海域两大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为总抓手,聚焦远洋捕捞、深海养殖、渔港经济、休闲渔业“四大业态”,构建“3+3+3+1”海洋渔业发展格局。

远洋捕捞是其中的重要板块。针对东港兴这样的龙头企业,《行动方案》专门明确,要加快东港兴远洋渔业基地建设,推动年底前建成投产。支持东港兴远洋公司用足远洋渔船指标,形成20艘规模的远洋捕捞船队。用足用好1万吨金枪鱼捕捞配额,进一步提高金枪鱼回运返销比例。

在支持现有企业的基础上,珠海还将引进具有竞争力的远洋捕捞龙头企业、知名远洋渔业公司,打造设施先进、装备精良的现代化远洋渔业船队。与此同时,要探索联动澳门发展远洋捕捞,借助澳门国际化资源,争取扩大远洋捕捞配额,共建远洋捕捞船队和远洋渔业基地。

以深海做粮仓。推进深远海养殖,也是珠海现代海洋渔业的主打方向。近年来,珠海已有两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先后落户,也有全国首台半潜式波浪能养殖网箱“澎湖号”投产、大型深远海养殖平台“横洲号”启动、“德海1号”智能化养殖渔场运行,放眼深海,“蓝色粮仓”正加速崛起。

按照计划,珠海将继续推进深海养殖平台建设。鼓励市属国企参照青岛“国信1号”,建造1—2艘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对标烟台“耕海一号”建设1—2个大型智慧渔业综合体。支持市属国企积极投资和推进大型深远海渔业养殖平台投放,争取建成10个左右深水抗风浪智能养殖平台。

除此之外,《行动方案》还提出打造海产品深加工中心、海产品交易中心、渔港消费中心,构建海钓全产业链。争取到年,万山海洋渔业产值达到亿元。

创新强海

增强科技含量让新兴产业规模翻两番

一个月前,“中山大学极地”号顺利完成渤海冰区试航任务。作为我国高校首艘、国内第三艘具备极地科考能力的破冰船,其“首秀”成功验证了低温航行、破冰等各项功能,为海洋科考再添利器。而在珠海,中山大学海洋学院、南方海洋实验室等科研院所,已成为海洋科技的优势资源。

海洋,是珠海的潜力所在、优势所在。而依托更强的科技力量,积聚更多的产学研资源,海洋经济“珠海舰队”方能更有竞争力。

《行动方案》提出,要深度发掘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国际锚地等平台资源,加快培育发展锚地经济、海洋科技、海洋新能源、海洋金融“四大新兴业态”。争取到年,万山海洋新兴产业规模翻两番。

为壮大海洋科技,珠海将加快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建设,推动海洋科研院所、军工企业和创新创业企业集聚。同时,更好发挥南方海洋实验室、中山大学海洋学院等科研院所优势资源,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培育开发海洋装备测试、海洋生物医药等高附加值的新业态。

本月,珠海格力集团和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签署了《半潜式波浪能养殖旅游平台技术专利独家许可授权协议》,双方将围绕前沿优势领域,加快推动半潜式波浪能发电、深远海养殖等核心技术落地珠海;就在近日,作为远海浮式风电国产化研制的示范项目,我国首个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抵达珠海金湾海域,刷新了珠海港无动力拖带非标平台进港的纪录。

一个个项目落地,让珠海海洋经济科技含量倍增。按照“四大新兴业态”谋划,珠海还将拓展锚地经济、发展海洋新能源、探索海洋特色金融。一方面,积极拓展船用燃油及液化天然气(LNG)加注业务,培育壮大以油品交易为核心的航运服务;另一方面,积极发展海洋潮汐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着力打造1—2个海洋新能源利用示范岛,推动海洋新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此外,推进粤港澳海洋创新合作也是一大布局。珠海将探索对接港澳共建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海洋研发机构,促进海洋生物、海洋信息、海洋智能装备、海洋新能源等领域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旅游旺海

突出“一岛一品”树立海岛特色品牌

不久前,第三届“珠海人游海岛”大型惠民旅游活动启动。为期3个月的海岛游,将在珠海桂山岛、东澳岛、外伶仃岛、万山岛全面展开。

作为“百岛之市”,珠海有着丰富的海岛资源和海洋资源。提质发展海洋海岛旅游产业,是珠海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按照《行动方案》,珠海将围绕6个重点海岛,坚持“因岛制宜、一岛一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做好海岛整体开发策划,打造红色研学、海上运动、浪漫婚庆、亲子度假、海岛文创“五大旅游品牌”,推动万山旅游特色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打造年轻人向往之地、梦想之地。

从六大重点海岛特色看,桂山—三角人文休闲旅游岛群,将以红色研学、渔家风情、音乐文化、游艇帆船等为特色;东澳—大万山主题休闲旅游岛群,主打婚庆、旅拍、商务、海钓、攀岩、军旅等为特色;外伶仃—担杆生态休闲旅游岛群,侧重亲子休闲、海岛观光、海底潜水、沙滩露营、生态科普等,争取尽快形成国际级精品旅游岛群。与此同时,珠海将打造串联大湾区主要城市、岛屿的黄金旅游路线,并探索发展海岛夜游路线。

海上运动品牌是一大亮点。去年底,十余艘搭载着名钓手的快艇从东澳码头鸣笛启航,奔赴万山海域的6个钓点,具有中国海钓界“奥斯卡”之称的万山群岛海钓精英赛正式拉开帷幕;几乎同一时间,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九洲杯”帆船赛(珠海站)暨珠海市万山群岛帆船邀请赛、珠澳帆船友谊赛在珠海开幕。海钓、帆船、潜水……丰富多彩的海上运动,将吸引更多海上运动爱好者及年轻休闲人群集聚。

根据《行动计划》,珠海将进一步推动“万山论钓”引入分站赛、总决赛模式,积极承办全国海钓联赛、世界海钓锦标赛等国内外知名海钓赛事。积极承办国家、省级帆船帆板运动赛事,争取创办国际性海上运动品牌赛事,争取将“九洲杯”帆船赛等打造成粤港澳重要海上赛事。同时,大力培育潜水运动,开发以潜水观光、海洋探奇为特色的旅游产品,探索承办潜水赛事活动。

开放活海

联动港澳深琴打造大湾区海上地理中心

珠海万山,地处“香港—深圳—澳门—横琴”海洋经济圈中心,具备独特的地理优势。基于此,《行动计划》明确,将积极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建设,加强与港、澳、深对接合作。争取到年,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海上地理中心”,与横琴融合、与港澳衔接、与深圳联动的海洋经济开放合作局面初步形成。

合作区作为国际休闲旅游岛,拥有长隆海洋王国、星乐度等品牌旅游资源。按照计划,珠海将积极对接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建设,建立与合作区旅游一体化发展机制,共同打造海洋主题的旅游产品体系和丰富多彩的精品旅游线路。同时,协同合作区、联动澳门共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与此同时,珠海也将深化对港澳的旅游合作。一方面,推动开通直达港澳的旅游专线,打造串联港澳、“一程多站”的旅游线路,推动与港澳旅游深度融合;另一方面,赴港澳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引进港澳企业参与万山旅游开发;此外,依托港澳开拓国际旅游市场,积极吸引国际客源,并加强与港澳会展合作,协同港澳联合承办高端海岛会展论坛。

上个月,在深圳西部港区的蛇口邮轮中心海面上,一艘游艇疾驰而过,沉寂了许久的粤港澳游艇“自由行”终于再次通航。推动粤港澳游艇自由行落地,也是珠海酝酿和期待已久的大跨步。《行动方案》明确,珠海将协同合作区积极推进粤港澳游艇自由行政策落地实施,研究制定港澳游艇更加便利的海关查验措施,打造粤港澳游艇旅游消费目的地。

作为珠江口两岸的两个经济特区,珠海与深圳期待更深的海洋合作。开放活海,珠海还将积极对接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加强与深圳海洋科技、航运物流、航运金融、海事服务、海洋碳汇等领域合作。同时,发挥好万山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的优势作用,支持深圳科技创新企业和机构在万山开展测试实验、建设海洋测试场和海上研究基地。

四海万疆鱼龙舞,擎天白浪勇者攀。在全省唱响“海洋牧歌”的旋律声中,珠海正以清晰的蓝图、切实的行动,向海向未来。

■一线走访

唱响“深海牧歌”耕耘“蓝色粮仓”

珍珠斑、龙趸石斑、大黄鱼、军曹鱼……无数海产珍品在珠海的“德海一号”“澎湖号”“湾区横洲号”等海洋牧场被“养”出来,进入粤港澳大湾区甚至是全国市场,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

近年来,珠海加快海洋牧场建设步伐,积极推动海洋渔业养殖从近海走向深远海,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和远洋捕捞。3月16日,珠海市召开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推进会,计划未来3年安排约10亿元,用于扶持现代海洋渔业发展。

蔚蓝伶仃洋正化作“海上粮仓”,成为珠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科技力量让耕海牧渔有底气

当夜幕笼罩万山海域,“澎湖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上依旧灯火通明。借助波浪能、太阳能发电,“澎湖号”一天的储电量达到度,相当于一户家庭两个月用电量,实现了在深海中清洁能源的自给自足。

深远海养殖工程装备的研发应用,使珠海海水养殖的智能化水平逐渐提升,成为海洋牧场建设的关键推动力。

初春三月,智能化养殖平台“德海一号”呈现出一派丰收忙碌的景象,一条条金鲳鱼在收拢的吊网中翻滚。拉网、起吊、卸装……近30万斤金鲳鱼从深水网箱中被捕捞上岸,并陆续打包销往港澳市场。

在这个主体框架面积约平方米、养殖水体达3万立方米的巨型养殖平台,养殖户们管理起来却不怎么花费力气。据介绍,“德海一号”配备有智能化投喂养殖专家系统、自动投饵机、监控监测系统等智能化应用。利用现代化技术,养殖户在家用一部手机就能“遥控”养鱼,可实现一体化管理及无人驻守养殖。

从近海走向深远海,自然灾害是渔业养殖必须迈过的一道坎。珠海全市各个养殖平台在装备上下功夫,利用多项“黑科技”突破了抗风浪等技术难题。

“湾区横洲号”深远海养殖平台就将可升降技术应用在养殖网箱的设计中。“正常作业时,智能深海网箱与海面持平,搭配养殖工船进行日常养殖操作。当台风来临前,网箱将下沉至水下15米,甚至更深的安全水层,有效规避浪涌对养殖平台和养殖鱼类的冲击。”珠海市农控海洋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文中说,养殖过程中,网箱还可以部分上升出水面进行网衣清洗,养殖结束可完全升出水面进行网箱维护。

科技力量让耕海牧渔有底气。按照规划,到年珠海将建成抗风浪水网箱总规模达口、大型深海养殖设备总规模达10座、养殖水体总规模不少于万立方米、海洋牧场一产产值规模达20亿元。

围绕海洋牧场推动三产融合

随着海洋牧场游日渐火热,不少市民游客会选择在假期走进各个牧场平台休闲垂钓。在方方正正的养殖区域旁,人们选择任一站位都能轻松下杆,体验海钓乐趣。

“渔旅结合所带来的附加值非常高。”广东大麟洋海洋生物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徐珂表示,自营业以来,“澎湖号”海上旅游平台累计接待游客超过3万人次,营业额超过万元。同时,以“澎湖号海钓”为主题的旅游休闲路线已经成为广东省11条精品休闲渔业线路之一,获得“广东省休闲海钓基地”等称号。

“接下来,公司将以‘澎湖号’为核心构建集休闲渔业、深海养殖、水产品品牌建设为一体的现代海洋牧场,并规划旅游专用海区,吸引水上运动、夏令营、餐饮进驻。”徐珂说。

除旅游外,此前出台的《珠海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方案》,聚焦挖掘延展产业链长度、广度、深度,布局种业培优、远海养殖、精深加工、渔旅融合等全流程支持链条。当前,珠海围绕海洋牧场进行延链强链,持续推动海洋三产融合。

种苗繁育是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产业根基。近年来,珠海正谋划建设渔业种苗研发基地,培育适合海域生长且附加值高的海产品种,如金鮸、南海大黄鱼、石斑鱼等现代化海洋牧场养殖优良品种。

“珠海市农控海洋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已经在竹洲岛上布局了海洋种业保育项目。今年6月前后就能推出第一批鱼苗。”吴文中表示,该公司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广盐性鱼类良种保供繁育中心,通过养殖性繁育,为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种苗保障。

从浅海到深海,再到远洋,珠海正不断拓展渔业产业的发展空间。珠海市东港兴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已将业务范围拓展到西非毛里塔尼亚海域,获得1万吨金枪鱼捕捞配额。项目投产后,公司将逐步把外国高端远洋水产品运回珠海加工销售,预计年销售额可达30亿元。

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集群正成为“新蓝海”。珠海已吹响“向海图强”进军号角,向海洋强市大步迈进。

珠海部分海洋经济项目一览

海洋渔业

①“澎湖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

“澎湖号”是集波浪能和太阳能发电、养殖网箱、养殖工船为一体的半潜式平台,可提供1.5万立方米养殖水体。自年7月投放运营以来,其最高单季养殖量达到50吨,已完成8季4个品类的养殖,包括金鲳鱼、珍珠斑、金虎斑、龙趸石斑等。同时,“澎湖号”将养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集渔业生产、科学研究、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为一体的休闲渔业示范基地。

②“湾区横洲号”深远海养殖平台

“湾区横洲号”深远海养殖平台配备了自动投饵系统和起鱼装置,以及实时水流、水温、溶氧、水下摄影等必要的监测及预警等装置,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率。该平台具备可升降技术,可抗17级台风。当台风来临前,降入海平面以下安全水层,有效规避浪涌对养殖平台和养殖鱼类的冲击。此外,网箱内水体大、接近野生环境、自然饵料丰富,鱼类的活动范围广、生长快、成活率高。

③“德海1号”智能化养殖渔场

“德海1号”智能化养殖渔场是全球第一艘由板架结构浮体、桁架结构养殖区域混合构成的万吨级智能化养殖渔场,养殖水体可达3万立方米。目前已经对大黄鱼、军曹鱼等品种进行养殖试验,各类鱼品长势迅猛,饵料系数有显著下降,经济效益凸显。同时,“德海1号”是全球首型经历17级台风检验并确保安全的大型渔场,实现了“箱不烂、网不破、鱼不跑”。

④洪湾中心渔港

洪湾中心渔港可停泊渔船艘以上,年鱼货卸港量达8万吨以上,达到国家中心渔港建设标准。据统计,洪湾中心渔港累计进出港渔船超15万艘次、鱼货卸港量超16万吨,逐步发展成为珠江口作业渔船鱼货集散主要渔港之一,先后获批为第一批国家级海洋捕捞渔获物定点上岸渔港、“全国文明渔港”。当前,其正积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海产品交易中心”,力求实现海产品交易自由化、交易线上化、买卖双方价格透明化。

⑤金枪鱼远洋捕捞许可

珠海市东港兴远洋渔业有限公司是珠海市唯一一家获得农业农村部颁发《远洋渔业企业资格证书》的远洋渔业企业,已将业务范围拓展到西非毛里塔尼亚海域,获得1万吨金枪鱼捕捞配额。该公司现有8艘吨级远洋捕捞船,接下来将争取增加到20艘捕捞船。未来,将逐步把外国高端远洋水产品运回珠海,丰富市民的“菜篮子”。

海洋科技

①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主要为智能船(艇)、波浪能、海洋观监测仪器、海洋电子信息等提供公益、权威、便利的海洋长期试验测试公共服务平台。同时,该综合试验场还可为人工浮岛、海上风电、海洋生物、无人集群等仪器设备提供稳定的试验保障服务;为国家海洋业务系统中的海洋仪器装备性能、适用性等进行测试和评估;为国家重大专项关键技术进行验证。

②桂山海上风电场

桂山风电场一二期已全部并网发电,通过三角岛升压站和海缆接入珠海电网,实现了东澳岛、大万山岛和桂山岛并网供电。项目全部投产后可提供清洁电力45.32万兆瓦时,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9.6万吨。接下来,桂山风电场还将计划建设大容量测试风机。

③鹤洲南“渔光互补”

生态观光综合示范区

鹤洲新区(筹)与华发集团共同打造鹤洲南“渔光互补”生态观光综合示范区项目,推动渔业与光伏产业、休闲旅游融合发展,初步计划投资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渔光互补项目,预计年发电量28亿千瓦时,占目前全市用电量13%,年税收贡献超1.8亿元。

海岛旅游

①东澳岛玲玎海岸项目

东澳岛玲玎海岸分为二期进行建设开发。一期项目格力东澳大酒店连续三年实现总毛利润和净利润增长,并相继斩获中国酒店星光奖“中国十佳旅游度假酒店”、金马奖“中国最佳度假酒店”等奖项。二期项目将建成“珠海东澳岛万豪度假酒店”和“阿丽拉东澳岛·珠海”两座国际顶级海岛度假酒店,并充分联动一期项目、码头及东澳岛天然旅游资源,形成“酒店+码头+亲子+婚庆+康养”的产业布局。年6月,“阿丽拉东澳岛·珠海”酒店斩获IAI全球设计奖金奖。

②“一程多站”跳岛游精品线路

鹤洲新区(筹)将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共同开发“一程多站”跳岛游精品线路,串联珠海长隆海洋王国、东澳岛、桂山岛、外伶仃岛等多个景点。同时,借助合作区发展亲子游项目的优势,联合打造以特色海洋文化、红色文化、妈祖文化等为特色的海岛亲子家庭产品。依托合作区与万山区的独特景观和标志建筑,针对婚庆蜜月与旅拍需求人群,提供海岛婚礼、婚纱摄影、蜜月服务等个性化定制服务,共同打造海岛婚庆特色产品。

■数读

海洋经济五年发展目标

到年:

以海洋渔业、海洋海岛旅游、海洋新兴产业为主的现代海洋产业持续迈上新台阶,产业规模达到亿元;

海岛基础设施和海上交通体系实现新提升,海岛基建累计投入实现倍增;

粤港澳海洋开发合作开创新局面,成为大湾区海洋经济圈重要平台;

海洋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成功塑造“绿美万山”“和美海岛”示范名片。

具体行动目标

到年:

现代海洋渔业:

万山海洋渔业产值达到亿元。

海洋海岛旅游业:

万山海岛旅游年接待游客达到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30亿元,人均旅游消费实现倍增。

海洋新兴产业:

万山海洋新兴产业规模翻两番。

海岛设施提升:

重点海岛承载能力显著提升,累计投入不低于30亿元。

海洋开放合作:

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海上地理中心”,与横琴融合、与港澳衔接、与深圳联动的海洋经济开放合作局面初步形成。

海洋生态治理:

万山主要海岛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集中处理率和达标排放率均达%,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836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