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三农压舱石乡村振兴迈大步

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

粮食播种面积.1万亩,比上年增长0.7%;粮食单产.2公斤/亩,增长0.8%;粮食总产量.4万吨,增长1.6%

全年油料总产量28.1万吨,增长7.5%

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6万吨,增长3.1%

猪肉产量19.6万吨,增长17.1%;生猪出栏.4万头,增长14.1%;年末,生猪存栏.4万头,增长6.6%

年,德阳“三农”工作重心实现由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历史性转移,农业生产实现了较快增长。为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压舱石,德阳保持农村经济平稳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成效?

年,德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委“稳农业”的工作思路,全面落实强农富农惠农政策,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不懈狠抓粮油和生猪生产,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全市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

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1月26日,在刚刚召开的四川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传来喜讯,德阳获评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市。

扎紧“粮袋子”

稳住粮食基本盘

近日,在中江县回龙镇皇寺村,连片小麦绿意盎然,生机勃发。眼下正值小春管理关键时期,植保无人机开始病虫害防治工作。“我们现在基本上都采用机械化种植和管理,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减轻了工作量,也节省了成本。”当地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说。同时,中江县农业农村局针对冬季低温霜冻等情况,抽调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确保稳粮增收。

在广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内设立了小麦专家大院,省农科院的农业专家长期驻地指导。“我们种的‘川麦’,就是省农科院选育的品种,产量、品质和抗性都很不错。”广汉市连山镇锦花村种粮大户杨大姐说。

如今的什邡市,已基本形成“大春抓粮、小春抓钱”粮经复合种植模式,并建成水稻、小麦集中种植区,该市粮油优势产区集中度达90%。近年来,什邡市还引进了“稻鱼共作”新模式促进水稻增产、农田增效、农民增收。年已建成亩标准化稻鱼种养循环示范园。“通过这套养鱼系统,可实现水稻增产5%,而鱼的产量可提高4倍。今年该市仅稻鱼共作一项可增收近万元。”什邡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年,我市粮食产量实现十八连增,粮食单产和人均占有量居全省前列。以广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江县凯北粮猪循环现代农业园区、旌阳区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和“代耕、代种、代管、代收、代售”等全程社会化服务,推进订单种植和产销衔接,努力提升粮食生产效益。筑牢“三大”先导性支撑产业,打造中国种业芯谷,建设水稻(油菜)“双季”制种示范基地,德阳油菜种子占据长江流域地区25%以上的市场份额。

据悉,年,全市积极采取措施支持粮食生产,大力遏制耕地撂荒,粮食播种面积.1万亩,比上年增加3.3万亩,增长0.7%;粮食单产.2公斤/亩,比上年增加3.5公斤/亩,增长0.8%;粮食总产量达.4万吨,比上年增加3.1万吨,增长1.6%,实现了播种面积、单产、产量“三增”的良好局面。

加快补短板

畜牧业产能基本恢复

在绵竹市广济镇境内,一排排白色钢架屋顶的大型养猪场引人注目,这就是绵竹牧原3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建设工地。据了解,绵竹牧原生猪养殖项目是边建设边投产,该项目全面运用现代生猪养殖高新科技,采取自主建设、自繁自养模式,全面提升生猪养殖生物安全水平。目前,该项目一期已建成投产。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后,每年出栏育肥猪达30万头。

年,我市推动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指导帮助牧原、正邦、温氏等龙头企业完成养殖场建设,发展带动本地养殖户,积极为生猪生产发展提供信贷支持。

据悉,年,生猪出栏.4万头,比上年增长14.1%;年末猪存栏.4万头,增长6.6%。规模化养殖不断扩大,全市现有年出栏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户)86个,其中年出栏生猪1万头以上的养殖场31个;现有年出栏1万只以上的肉鸡养殖场个,其中年出栏5万只以上71个。

建设“加速度”

农业项目投入不断增加

高标准农田建设激发了农业发展活力,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蜕变”。

“高标准农田可以改善道路、沟渠、田型等基础性条件,方便现代化生产作业,达到机耕机收、能排能灌的目的,最终促进粮食高产、稳产。”旌阳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近年来,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他们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国土、水资源利用、乡村振兴等规划衔接,与节水灌溉体系、水土保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等相结合。

年,我市持续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充分利用秋冬季农田建设黄金期,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编制《—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项目优先在永久基本农田、“两区”等范围内布局,重点支持口粮田建设,聚力建设一批能灌能排、高产稳产粮田。

据悉,年,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5.2%,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13.5个百分点。年立项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为19.43万亩,共16个项目区,总投资6.01亿元。目前,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已达万亩。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将以建设乡村振兴‘双环线’为抓手,以建设‘天府粮仓’为着力点,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记者

刘倩编辑

刘俊宏

责编

汪巧值班编委

陈德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810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