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的危机70年的国民鱼库,如今患上

太湖是我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之一,自古以来都是远近闻名的渔业生产基地。太湖流域气候温和,水网密布,有记载的鱼类多达种,不仅包括大名鼎鼎的“太湖三白”,还有鳗鱼、河蟹、鳜鱼等名贵水产品,在市场上饱受赞誉。

太湖卫星地图

凭借着丰富的渔业资源,太湖获得了“日出斗金”和“天然活鱼库”的美称,也成为了周边1.4万渔民的重要经济来源。国内对太湖渔业资源的研究开始于年,当时太湖沿岸的渔民仅仅依靠捕捞野生鱼就能够获得不错的收入。

然而和鄱阳湖、巢湖、洞庭湖一样,太湖的传统渔业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过度捕捞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太湖渔业的“透支”,还要从当地的捕捞机制说起。太湖渔业经过改革后,逐渐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捕捞机制——这就意味着,渔民全凭个人的本事吃饭,捕的鱼越多赚的就越多。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渔民们不断向湖中的鱼虾“施压”,这种恶性竞争正是太湖渔业走向“破产”的开端。

太湖渔民一网打捞上来6万多斤湖鲚

最近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太湖流域80%以上的渔民年龄都超过45岁,受教育的最高水平也只不过是初中,60%左右的渔民都只有小学的文化水平。不可否认,太湖这个“国民鱼库”关系到很多渔民的生计问题,但是经过几十年的过度捕捞,太湖的渔业资源已经严重衰退,常见的鱼类已经不足50种(比记载的鱼类少了一半),这一点已是不争的事实。

自从太湖水产品的价格放开以后,湖面上机动渔船的数量就在不停地增长。上世纪70年代,太湖机动渔船的数量只有艘,年就增加到了艘。如今,太湖流域的机动渔船数量已经有多艘——渔民的捕捞强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太湖自身的渔业生产能力。

根据初级生产力进行估算,太湖平均每公顷水面能够生产.9公斤的水产品,按照这一标准来看,太湖流域每年的捕捞产量应该控制在2.8万吨左右。然而从年开始,太湖流域的实际捕捞量就已经超过了3.5万吨,年更是达到了6.8万吨。

太湖的超负荷捕捞已经持续了20多年,很多经济鱼类还没有长到商品规格就被捕捞打捞上岸,以低廉的价格出售。如果将这些幼鱼再放回湖中养一段时间,那么完全可以卖到更高的价格——对渔民和太湖渔业来说,消耗幼鱼资源显然是一种更大的损失。

更令人痛惜的是,一些不合理的作业方式导致渔获物浪费的现象也非常普遍。比如在每年9月份,高踏网的捕捞方式会准时出现在太湖湖面上。在短短的25天内,高踏网就能将全湖的60%的渔业资源“一网打尽”,其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浪费。由于网目尺寸较小,很多经济鱼类的鱼苗也难逃厄运,这明显不利于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踏网网目致密,堪称“绝户网”

为了把太湖的渔业产量“扶”上去,渔业部门每年都会人工放流大量的鲢鱼、鳙鱼、草鱼、鲤鱼等鱼苗。但是调查显示,大多数放流的鱼苗在当年就会被捕捞上岸,人工放流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湖区中剩余鱼类的“库存”已经不容乐观。

从近年来的渔获物来看,小型化、低龄化、低值化已经成为一种随处可见的现象,渔民的综合收入并不理想。值得庆幸的是,从年10月1日起,太湖流域正式开始了为期十年的禁渔期,包括四大家鱼在内的经济鱼类将获得至少2~3个繁殖周期,太湖的土著鱼也有足够的时间休养生息。

从今年开始,过度捕捞的问题已经不再成为太湖渔业的困扰,渔民们也纷纷洗脚上岸,另谋出路。如今,真正给太湖生态带来危机的是湖中的富营养化污染——和巢湖的“营养病”一样,太湖的蓝藻爆发也是一个相当顽固的“旧疾”。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太湖中的蓝藻灾害就频繁发生了,湖泊的水质也在不断恶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太湖的湖泊面积虽然多达平方公里,但是平均水深只有1.89米,水体交换和自净能力低,这一点也是太湖的“硬伤”。

蓝藻爆发范围之大,在卫星图像下都清晰

富营养化污染对湖中的渔业资源会产生很大影响,比如改变鱼类的种群规模——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湖鲚。随着太湖的富营养化程度越来越高,湖中的浮游生物不断繁殖,生物量极为丰富,这就为湖鲚的生长提供了大量的基础饵料。

太湖中的主产鱼类原本是四大家鱼,但是湖鲚却借着浮游生物的“东风”,产量不断升高并最终成功“上位”。在年的时候,湖鲚在渔获物中的占比就达到了63%,成为了太湖中的绝对的优势种。另外,鲢鱼、鳙鱼、银鱼也是以浮游生物为食的,这一时期的产量也有所提高。

因此,适当的富营养化并不是一件坏事,对渔业产量的提高很有好处,但是一旦污染过度就会导致蓝藻爆发(又称“水华”)现象,这时候就演变成了一场灾难。

太湖蓝藻爆发,渔民在奋力打捞

蓝藻是一种让人非常头疼的藻类,常见的藻种有铜绿微囊藻、颤藻、念珠藻等。蓝藻中的藻毒素对人类和水生生物都有毒害作用,因此,每一次蓝藻爆发对湖中的鱼虾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冲击。为了治理蓝藻灾害,专家们想出了各种方法,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用鲢鱼、鳙鱼控制蓝藻的非典型生物操纵技术。

用鲢鳙来调节水质是一种很常见的做法。人们在武汉东湖引入鲢鱼、鳙鱼后,短期内东湖的蓝藻水华确实消失了;~年,千岛湖连续两年发生的蓝藻灾害也是通过放养鲢鱼、鳙鱼来解决的。有了这些经验,增加太湖的鲢鳙的放养密度也就成了治理“水华”的首选方式。

鲢鱼

从年开始,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就将鲢鳙作为了控制蓝藻的“主力军”,这一技术被称为“以鱼控藻”。从年至今,太湖中放流的鲢鱼、鳙鱼鱼苗接近5亿尾,累计消耗藻类万吨,取得了非常不错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监测结果显示,鱼苗经过10个月的生长后,平均增重就超过了20倍。在梅梁湖和竹山湖等水域,浮游植物的密度下降了42.67%,由此可见,鲢鳙对太湖藻类的抑制效果还是相当明显的。

随着10年禁渔计划的全面实施,太湖的“营养病”必将大有改观——毕竟,长江沿线的生态保护已经被摆放在了一个压倒性的位置上,未来的十年将是太湖生态治理的大好时机。

太湖中的鲢鱼、鳙鱼能否发挥出“千岛湖模式”中的神奇效果?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对于太湖的渔业和生态,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771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