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确定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种类型国家保护和国际保护规则。中国于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迄今已有多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之间的内在相互依存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于年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编制“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优秀实践名册”三项人类非遗名录,旨在保护以传统、口头表述、节庆礼仪、手工技能、音乐、舞蹈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也于年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制定了国家、省、市、县4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年又公布并施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仔细研读过非遗相关条文,厦门港老渔民们发现他们使用了大半生的放绲技艺,亦即各种千变万化的延绳钓渔法,非常契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五个方面定义中的其中四种,亦即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社会实践及仪式、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尽管非遗项目的申报,还需要按照流程从区县级开始逐次升级。虽然这是首次对延绳钓渔法开展比较系统的收集和梳理工作,在渔民们的热情推动和积极配合下,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书为中心的申报资料,很快被整理成文。刚刚完成一年多拍摄纪录片《沙坡尾》的公益众筹组织乡愁影像计划,因获得了永源基金会微光项目的资助,继而投入纪录片《延绳钓》的拍摄,以视觉人类学专业手法记录了厦门港渔民出海从事延绳钓作业的过程,以及5位老渔民的口述历史,为非遗申报提供了精彩的影像资料。纪录片《延绳钓》海报陈花现图得益于纪录片这种大众传播介质的助力,以非遗为主题的厦门港延绳钓短视频,先后获得凤凰视频和澎湃视频的推送,并引起主流媒体《中国海洋报》、《福建日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