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5680

年以来,德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引导农业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和科技化转变,努力培育农业经济新亮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全市农村经济总量平稳增长,经核算,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0%。其中农业产值.9亿元,增长4.0%;林业产值12.6亿元,增长5.2%;畜牧业产值.9亿元,增长1.2%;渔业产值15.6亿元,增长0.9%;服务业产值60.0亿元,增长15.2%。

农业结构趋于优化,从农业生产内部结构看,传统生产规模最大的粮食作物占农业比重呈下降态势,生猪、家禽畜牧业发展呈上升态势。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结构比例,由上年同期的49.5:2.1:36.0:2.8:9.6调整为51.2:2.2:33.3:2.7:10.6,畜牧业、渔业所占比重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7和0.1个百分点;种植业、林业、服务业所占比重,分别较上年同期提高了1.7、0.1、1.0个百分点。

受极端气候影响粮食小幅减产,今年夏粮由于冬季冻害和4月上旬的持续极端低温冷害,再加上冬春连旱及成熟期的干热风影响,造成小麦穗粒数及千粒重均下降。全市夏粮播种面积.2万亩,同比下降0.4%;产量.1万吨,同比下降1.9%;平均亩产.4公斤,比去年的.4公斤减少7公斤,下降1.6%。秋粮生产受到7月中旬至8月上旬干旱和持续高温高湿天气的影响,部分品种玉米授粉不良,出现“秃尖”“花粒”现象;8月中旬两次台风的侵袭,造成玉米等高杆作物田间倒伏,产量下降。根据目前全市个调查村秋粮调查测算,秋粮综合亩产.1公斤,比去年同期调查数减少29.6公斤,减产5.2%。

棉花、油料双双走低,初步统计显示,年全市棉花播种面积23.9万亩,产量2.2万吨,因棉花种植费时费力,且近几年棉花价格偏低,故与前几年种植面积相比大幅下滑。油料播种面积4.5万亩,同比下降20.3%;产量1.4万吨,同比下降18.5%,全市油料作物以花生和油葵为主,这两个品种今年种植面积均有所下降。

畜牧生产进一步好转,生猪生产趋稳。禽类生产持续性增长。三季度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家禽存栏.3万只,累计出栏.9万只,同比增长18.3%,德州扒鸡、大蔡牧业、中澳禽业等龙头企业带动家禽养殖市场发展,全市肉鸭、肉鸡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前三季度禽蛋累计产量32.9万吨,同比增长3.3%。进入四季度,气候转凉,禽蛋产蛋率增加,禽蛋供应有所增加,预计后期禽蛋供应趋向宽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贺莹莹)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854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