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创牡蛎采收平台小麦式收割将采收

科技日报记者马爱平

8月的荣成,风景如画。随着机器轰鸣声,串串牡蛎被拖上海面,送到了输送带上,在海水的强力冲洗下,干干净净的牡蛎被采收。

“海洋牡蛎养殖也可以像收小麦一样机械化收割。”在操作现场,山东荣成市荣金牡蛎养殖合作社总经理闫荣金说,下海收获牡蛎是个辛苦活,原来需要30个人完成的工作流程,现在只需要2—3个人。而且在海上即可完成收割、清洗等一体化操作,大大降低了人工收获的损失率。

00:29

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获悉,该所与山东省荣成市荣金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在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支持下成功研制出牡蛎机械化采收平台,已产出样机,并相继通过了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山东省水产学会等单位组织的专家验收。该平台与传统人工作业方式相比,同单位收获量节省人工90%,生产效率提升10倍,采收率提高到99%。

牡蛎是我国第一大养殖贝类,在我国沿海地区养殖规模巨大,年,牡蛎养殖产量达万吨,约占贝类总产量的1/3,是最主要的经济贝类之一。传统的牡蛎采收,主要依靠小型收获船人工作业,通过人力沿延绳筏架从海里分拎、割、提、运几个步骤打捞生产,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牡蛎掉落多。

“荣成市桑沟湾海域牡蛎养殖模式,在养殖、管理、收获过程很难实现机械化生产作业,劳作艰辛,生产效率低,严重制约了荣成市牡蛎产业发展。”该平台研发团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筏式养殖机械化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沈建告诉记者。

为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筏式养殖机械化科技创新团队扎根荣成,设计研制了牡蛎吊养筏架牵引、水下提升输送、脱料、主筏架导向、高压喷淋清洗等设备,集成研发了牡蛎机械化采收作业平台,构建了筏式吊养牡蛎机械化采收与清洗一体化作业系统。获得了在不同养殖海区,针对不同水流、筏间距、不同吊养绳长度等状况下系统及设备运转关键技术参数,解决了单机设备参数与系统总体参数的协调性差异;分析了主绳牵引设备牵引力、平台动力配置在不同养殖区域水流、风向等条件下对作业平台移动路线的影响,解决了海上牡蛎机械化采收作业平台生产运行路线的可控性。

日前,山东省水产学会组织专家对“牡蛎海上自动收获与清洁系统研发及产业化示范”成果进行评价,并通过验收。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该系统为国内首创,成果整体达到领先水平。

评价专家组组长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李琪表示,与传统人工作业方式相比,该系统生产效率提高10倍,节省人工90%,采收率从91%提高到99%以上,有效解决了目前牡蛎养殖收获生产中劳动力严重紧缺问题,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以及劳动力成本,显著提高了牡蛎收获效率。

“与传统陆基清洗相比,该采收设备减少了陆地污水排放,避免了清洗用水的抽取、原料运输以及清洗后废水的排放,实现了节能减排清洁生产。通过降低养殖密度、采用延绳养殖新技术,构建了牡蛎筏式宜机养殖模式。该项目设计建造了牡蛎收获和清洗集成系统,实现了牡蛎筏式养殖的机械化采捕,推动了海水养殖机械化进程。”李琪指出。

目前,该牡蛎采收装备已在山东荣成市荣金牡蛎养殖合作社得到了应用。“牡蛎机械化采收设备2—3人即可完成采收生产,作业速度8-10m/min,产能6-8吨/小时,较人工采收提高效率6-10倍,采收率提高到99%。”闫荣金说。

“在此研究基础上,我们后续将开展牡蛎宜机化筏式养殖模式、养殖筏架标准化和收获机械化、筏式养殖机械化植苗与初加工等技术装备研究,助力我国牡蛎产业绿色健康高效发展。”沈建表示。

(文中图片、视频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王宇

审核:王小龙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831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