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旅游攻略#
▲盛园茶叶有机种植改造基地。□梁力升摄
▲各族群众入园采茶叶。□梁力升摄
谷雨前后是上品
清明前后是珍品
喝一口新茶
甘醇爽口、绵甘悠长
▲茶农采摘茶叶。□梁力升摄
眼下
百色各地的春茶进入采摘旺季
成片的茶园里,冒出嫩绿的新芽
▲西林县古障镇茶园里的茶树在阳光的照耀下,色泽翠绿,葱葱郁郁。□杨理萍摄
00:50,时长00:50
▲视频为玉洪瑶族乡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助农增收。□陆跃山制
在凌云县玉洪瑶族乡的茶农们正抢抓农时,在茶园里采摘春茶。玉洪瑶族乡地处岑王老山山脚,是凌云白毫茶主产地之一。近年来,该乡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低产改造+示范点(园区)的方式,大力开展茶产业结构优化提级改造,成功创建上谋村等15个村的多村连片凌云白毫茶产业示范园,其中核心区面积亩,辐射区面积亩。
▲凌云县玉洪瑶族乡瑶族姑娘喜摘茶叶。□梁力升摄
春茶吐新芽茶农乐融融
一直以来,我市始终把茶叶产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提振经济的产业来抓,坚持“稳定、改造、投入、提高、增效”的发展方针,从组织机构、经费保障、宣传动员、品牌打造、技术培训、贸易交流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打造茶叶品牌,不断提高全市茶产业经济效益,进一步调动了广大茶农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百色茶产业的较快发展。
▲凌云县茶农采茶。□李世华摄
茶叶产量增长、产值上升
茶叶产量呈现两位数增长。年全市茶叶总产量达到.4吨,比上年增加.8吨,增长10.2%;其中绿茶产量.2吨,增长0.4%;红茶产量吨,增长30.9%;白茶产量.6吨,增长23.7%;黑茶产量2.5吨,全部为新增。
茶叶产值实现两位数上升。年全市完成茶叶产值.7万元,增长12.2%;其中绿茶产值完成.7万元,增长0.4%,红茶产值完成万元,增长30.9%;白茶产值完成万元,增长23.67%,黑茶产值完成20万元。茶叶产值占全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拉动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长0.2个百分点,拉动农业产值增长0.4个百分点。
▲摊凉。□黄桂红摄
茶叶加工量大幅增长,规模以上企业带动明显增强。近年来,我市积极整合茶叶企业,培育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对现有的初制所、茶厂、精制茶厂按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进行大量技术改造和优化整合,并根据经济实力、技术力量、品牌形象进行企业重组,以此提高茶叶产业的竞争能力,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努力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目前,全市共有茶叶加工企业8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家,比上年增加9.1%,规模以下企业6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9家。年12家规模以上企业加工完成精制茶吨,比上年增长.1%,完成产值.3万元;年1-2月完成精制茶51吨,比上年增长13.6%,完成产值.1万元,实现了茶叶生产开门红。同时,我市各产茶县(市、区)加强茶园生产管理,按照“绿色、生态、环保、安全”的要求,进行无公害茶叶标准化基地建设,提高茶叶质量。同时对低产茶园进行改造、补植、补造,更新茶园,重新种植,重新建园。截至年年末,全市实有茶园面积32.94万亩,其中当年采摘面积27.55万亩,无公害茶园12.25万亩,绿色食品基地茶园1.03万亩。
▲晒茶。□肖发凌摄
▲茶园美景。□肖发凌摄
大部分县(市、区)茶叶生产势头良好。全市除田阳区和田东县无茶叶生产外,其余10个县(市、区)均有茶叶生产,其中产量超千吨和产值超亿元的有3个县,其中凌云县茶叶产量.1吨,同比增长17%,产值.5万元,增长18.1%;乐业县茶叶产量.1吨,同比增长7.8%,产值.7万元,增长12.3%;西林县茶叶产量.9吨,同比增长6.8%,产值.3万元,增长6.3%。
来源:右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