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上大型捕捞渔船回港精准避风的建议

在台风和极端恶劣气候来临之前,要求捕捞作业的渔船回港或撤回到安全海域避风,是保证渔船安全的最好措施,也受到了广大渔民的认可和拥护。正常冷空气引起的海上大风(≤11级)对大型拖网渔船在海上抛锚不会造成严重后果,而实际操作中却指令所有渔船回港避风,难免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增加渔船捕捞生产成本,导致大量渔民亏损或致贫。每艘渔船避风一次,需增加航行时间50-60小时,柴油消耗3吨,造成渔民没有收入反而增加生产成本,同时也造成了船员的工作强度。(如果海上原地集体避风,除了值班船员外,其余船员都可以休息),现在既增加成本又浪费生产时间,使拖网渔船可生产时间缩短,船员长时间高强度工作而增加安全隐患。根据对奉化双拖渔船,生产成本的排查,因冷空气回港避风多用20万左右,生产收入减少40-50万左右(可生产时间都用于航行)。

二、增加拖网渔船在进出港的航行途中发生事故的频率。原先一年只回港4-5趟,现需要回10趟左右,使部分渔船发生机械故障几率增加(主机高速运转),大批量渔船同一时间经过近海商船航道时增加商渔船碰撞频率(历年来商渔船碰撞事故为证)。

三、增加各地中心渔港的靠泊压力和港内事故发生率。如年大风期间沈家门渔港避风渔船,因锚地不够,引起避风渔船走锚,触礁沉没,船员落水死亡;嵊泗渔港外围,渔船侧翻沉没,船员落水死亡等。

四、增加渔港后勤保障难度及安全隐患。因渔船集中回港,船用物资供不应求,引起市场混乱,船用物资价格飞涨,如冰从9月份的每吨1百多元,涨到了2百多元,渔船因排队充冰引起船员落水死亡,渔船相互碰撞等。另外,同时间进港鱼货出现滞销,价格大幅下降。如带鱼价格比年同期跌了三分之一,造成渔民生计难以维持。年奉化渔民出现贷款逾期、民间借贷增加等现象。我们认为,如果90%拖网渔船亏损的局面继续下去,将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

五、历史同期避风情况对比,在没有回港避冷空气指令的几十年间,奉化没有一艘大型拖网渔船在外海抛锚时,因为11级大风而出现险情或沉没的。大型双拖渔船不同于别类作业的渔船,它具有稳定性好,抗风浪性能强的特点。拖网渔船注重拖力,重心下移、吨位大,同时又需2艘渔船一起作业。奉化渔船一直以来注重渔获物的质量,隔两三天的渔获物就通过渔业捕捞辅助船(渔运船)运回码头,船上货物装载量少相对稳定性更好,更安全。

综上所述,渔民们希望渔业管理部门能从安全生产和经济利益综合考虑出发,根据风力大小,针对不同的大型渔船作业方式发出更加精准合理的指令,使安全生产管理更加科学,也能保障广大渔民的生计,有利于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43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