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文旅融合目的地,威海荣成看海

视频网站vip会员账号 http://cgia.cn/news/chuangyi/1592405.html

  7月初,短视频平台作者“三猫”拍摄制作的一条荣成海草房短视频周播放量达余万。关于“爆火”的原因,“三猫”将其归结为“产品好”。不只“三猫”,今年各地网红达人陆续来到荣成彩虹公路、海草房民宿等景点“打卡”拍摄,不少人收获了单条视频增粉近10万的好成绩。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对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具有引擎拉动作用。年需要高度   立足特色发力云端

  满足外地游客“对海的向往”

  4月16日启动的“好客山东乡村好时节(谷雨)荣成乡村文化旅游季暨渔民节”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万多名游客前来体验“三渔文化”。多数游客表示:“看过海,但是没看过渔民祭海,想来看一看!”

  海洋文化贯穿荣成渔民生产生活的全过程,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渔家锣鼓、渔家秧歌和渔民号子,统称荣成“三渔文化”。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三渔文化”“露脸”的机会越来越少。

  为留住“三渔文化”的文化基因,荣成市将“三渔文化”纳入全市重点培训计划和人才振兴战略,通过骨干下乡培训、云上直播、外出学习等方式进行普及推广,3年累计举办专业培训余场次,参与人数20万人次。期间,荣成市不仅为“三渔文化”搭建了秧歌大赛、锣鼓擂台赛、渔民号子表演赛等“专属舞台”,还在当地举办的滨海国际马拉松、世界涡喷模型大师竞技大会等国际活动上给足了其“露脸”的机会。

  频频带来惊艳的“三渔文化”很快“火出了圈”。在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上,荣成“大鱼岛渔村村晚”入选央视首届《我的“村晚”我的年》直播展演剧目,在线观看人数达多万人次。

  “三渔文化”重现风采是荣成市“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理念的具体实践。荣成市聚焦海草房、海洋牧场等差异化“着力点”,满足外地游客“对海的向往”。作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荣成依托10处国家级海洋牧场、6处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发展海上采摘、海上垂钓、海上餐饮。旅游旺季时,“夏游牧场”每月接待游客达30万人次。

  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荣成着手发力“云上”:搭建“自在荣成云上旅游”云平台,联合歌尔创客学院,制作全市非遗故事、传承技艺等虚拟内容,邀请知名景区讲解员,利用音频+全景VR视频解说等技术,向游客展示美丽丰富的荣成文化资源、景观景点。同时,利用短视频平台开展云直播,在成山头景区、赤山景区、留村等旅游地为线下观众讲述“秦始皇东巡传说”“成山祭日”“成山头吃会”等非遗项目。

  “+旅游”业态服务升级

  打造市民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为满足本地市民对文化旅游的新期待新要求,荣成市以“+旅游”向业态融合要生产力,逐步实现由“旅游目的地”向家门口的“诗和远方”转变。

  近日,荣成市崖头街道康平社区党委组织辖区40多名信用等级3A级以上居民开展“AAA居民信易游学习党史感党恩”活动,大家一同来到赤山风景区,在崖头街道党史宣讲团团长彭晋堂的讲述下,重温历史印迹,接受红色教育洗礼。

  吕荣华享受到的是荣成在全国首创的“信用+旅游”产品。作为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荣成以“志愿服务+信用激励”为抓手,形成“信易游”“信易住”“信易看”等全链条信用政策。信用积分达到AAA级的市民,可以享受免费游景区、免费乘公交、免费看电影等项“礼遇”。据不完全统计,荣成市每年享受免费游景区、免费看电影的人数达1万多人次。

  此外,聚焦“乡村振兴+旅游”,荣成市22个镇街全部规划建设乡村振兴样板片区,升级改造荣成市文化馆总馆与22个镇街分馆,新增“游客集散地”等15处文化馆分馆,乡村旅游收入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聚焦“红色教育+旅游”,先后打造了郭永怀事迹陈列馆、谷牧故居、龙山革命纪念馆等21处红色展馆、处红色印迹点,年接待学员、群众20多万人次;聚焦“夜间经济+旅游”,打造了那香海海洋文化街区等精品夜间演艺项目,成为本地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乡村振兴+旅游”让古村落涌动着“创业潮”。来自上海的马徐文和丈夫看中荣成市宁津街道林家流村的海草房资源,将创业“战场”搬到古村,进行民宿经营,订单常常处于爆满状态。此外,宁津街道东楮岛村的唐乡民宿、俚岛镇的羽恋家民宿等均由外来企业投资,备受游客欢迎。

  全域旅游服务也在不断优化。荣成市以文化馆为依托,建立百花原创文旅志愿服务团以及10个直属专业文旅志愿服务团、余支文化志愿服务队,全市注册文旅志愿者1.2万余人,定期开展文旅志愿服务,年发起活动2万余场次。今年6月,荣成市还开通了那香海(港西)—公交东站等4条公交旅游线路,与“赏天鹅旅游观光专线”互为补充,更好地满足当地群众和外地游客的“公交+旅游”出行需求。

  ■记者手记

  讲好古韵、新潮并济的“文化故事”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如何讲述一座城市的“文化故事”,成为各地促进旅游消费的关键所在。既要满足外地游客的新期待,也要满足本地群众的新需求,就需要在资源整合、平台共享、功能提升、服务完善等各个方面下功夫、作文章。荣成市讲述的“文化故事”古韵犹存、新潮又起,既为当地群众留住了乡愁,也契合了外地消费者的新期待,打造了深受好评的休闲度假“新目的地”。

  找准切口,以“海的故事”吸引人。海洋是我市发展的潜力和优势所在,海洋文化则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随着时代发展,外地游客对于“看海”的需求不只停留在浅层次的“感官”上,对于深度的文化“体验”有了更多期待。荣成市统筹非遗传承、海洋牧场等特色资源,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通过培养传人、搭建舞台、举办活动,从源头上让“三渔文化”重现民俗文化风采。而立足大天鹅栖息地等资源禀赋,荣成也递出了“冬赏天鹅·夏游牧场”的新名片。

  立足长远,以“云上风景”打动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全国各地“云上”风光无限好,不少地方通过发力“云端”拉动了特色农副产品、文创产品的销售。前不久,荣成市建立“云游荣成”虚拟展厅、实现网上云直播,设计“荣成记忆”文创品牌LOGO、打造“荣成有礼”品牌,在推动文化产品、非遗作品产业化、科技化、智能化的同时,塑造了更加立体生动的城市品牌。(Hi威海客户端记者杜晓莹通讯员李钟芸王洪臣/文资料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825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