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蜇的出口路
-08-:10
·
昊天星辉
每年最热的时候海蜇养殖户最忙的时候,大连每年6月下旬-10月上旬是养殖海蜇的收获销售季。
为什么大连海域捕捞的最常见野生海蜇收购价,仅为每斤几角钱?而养殖海蜇价格则达到四五元钱甚至更高?大连海蜇都流向哪里?
记者带你了解养殖海蜇背后的故事
养殖户今年有望打“翻身仗”
54岁的于宝春养殖海蜇近20年,是庄河地区最早一批养殖海蜇的。当地养殖的是一种叫“江苏红”的绵蜇,而大连渔民捕捞的野生海蜇则以沙蜇为主,两者品质及口感差别较大,因此,价格相差悬殊。
记者调查了解到,大连海域捕捞的野生海蜇中也有绵蜇,但捕捞量很少,因其呈帽盔状,一些渔村的渔民很形象地称之为“蓝帽子”。绵蜇个头普遍较小,往往只有十几斤,大的能达到几十斤,但沙蜇个头巨大,上百斤的较常见。
“今年,养殖海蜇价格比去年同期略高。现在,在我们这里,8斤以上规格的绵蜇,收购价为每斤4.5元左右;稍小一点的每斤.7元-.8元;更小的每斤两三元钱。”于宝春说,他养殖的绵蜇平均重量为8斤-12斤,最大的有50多斤。今夏,他家能养出茬海蜇,初步预计总产量在8万斤左右。
“庄河地区养殖绵蜇的价格比七八年前有所回落,那时,8斤以上规格的大海蜇收购价一度达到每斤7元-8元。”业内人士表示,养殖绵蜇价格回落主要与山东、河北等地野生绵蜇捕捞量增加,以及日本海蜇大量流入等有关。
“这两年,养殖海蜇效益确实不够理想,大连有不少之前养海蜇的投资者,现在已悄然撤出。”曾经的海蜇养殖户杨先生告诉记者,几年前,他在瓦房店仙浴湾附近海域承包了亩海域养殖海蜇,如今已转行养海参了。
大连海蜇大多被营口企业加工销售
“大连海蜇养殖主要集中在庄河市鞍子山乡,前几年,瓦房店和普兰店地区也有人养殖海蜇,但现在已所剩不多。”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庄河市鞍子山乡等地养殖绵蜇已有20多年历史,是当地一个颇具特色的水产养殖小品种产业。
“我们乡有海蜇养殖面积亩左右,通常情况下,养殖户一年可以养茬海蜇,合计总产量约吨,产值近万元。”鞍子山乡渔业助理郭元海透露说。
另外,据介绍,大连海域野生海蜇主产区在瓦房店市西杨乡——驼山乡——仙浴湾——长兴岛等一线海域,以及旅顺、金州等地一些渔村。今夏,大连海域海蜇渔汛不理想,大部分渔民没有着急出海捕捞,而是选择观望。“搜搜”记者从市海洋发展局渔政管理处获悉,年伏季休渔期间,海蜇专项捕捞时间为:7月27日12时起-8月11日12时止。
大连地区养殖的绵蜇及渔船捕捞的沙蜇主要流向了哪里?据海蜇养殖户及渔民们介绍,来自营口盖州的客商是收购大连海蜇的主力军,他们在大连各渔村收购新鲜海蜇,有的运回营口加工,有的在大连渔村就地加工。
营口是我国最大的海蜇养殖加工与贸易集散地,是著名的“中国海蜇之乡”,也是全球海蜇生产、加工、贸易、流通集散产业链的核心。大连海蜇被营口等地加工企业做成海蜇皮、海蜇头、海蜇片等产品,销往国内各大城市,有的还出口到国际市场。
文字: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曲家乙
图片: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