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体系活力,筑牢水上粮仓农民日报

什么原因会得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2818/

他们是广大渔民的“贴心管家”,塘间田头,“问诊把脉”,鼓足了渔民腰包,将安全优质的水产品送上消费者的餐桌。

他们是中国渔业发展的探索者,以科技创新和扎根实践为两翼,致力打通科研成果与实践应用的连接纽带,为促进中国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和技术支撑。

他们是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引领者,身体力行通过理念重塑、技术更新、模式转换,把绿色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水产养殖一线,在资源养护生态、促进绿色兴渔方面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三万余名一线工作者、一万多个机构,服务全国59%以上的水产养殖面积,平均每人守护着多亩的“水上粮仓”——他们就是活跃在全国水产养殖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技术指导和推广人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作为连接我国渔业生产与科研的桥梁和纽带,充分发挥技术引领和支撑作用,在促进人民群众“多吃鱼”“吃好鱼”、保障水产健康养殖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架起连接科研与生产的桥梁”

——“科技力”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走在世界文化遗产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梯田上,肥美的稻田鱼自由穿梭,呈现出一幅稻鱼共生的生态画面。

位于祖国西南边疆的红河州元阳县,集边疆、民族、山区、老区于一体,曾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任务非常艰巨。

年,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会同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探索优化哈尼梯田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改变了哈尼梯田传统的耕作模式,“现在的哈尼梯田,采用稻鱼鸭综合养殖模式,同时发展旅游观光产业,不仅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粮渔共赢、强农富民’的效果,而且有效保护了哈尼梯田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走出了一条四季丰收、全天候产出的脱贫振兴新路子。”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崔利锋告诉记者。

古老的哈尼梯田依托稻渔综合种养焕发了新生。近年来,元阳县已建立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亩,带动全县发展3万亩综合种养区,示范区亩产值达元,实现了“百斤粮、百斤鱼、千枚蛋、万元钱”的效果。

与此同时,哈尼梯田一直面临的“谁来经营梯田”“谁来保护千年梯田文化”的难题迎刃而解,“森林-村寨-梯田-村庄”四素同构的良性农耕生态系统吸引了外出务工的青年返乡,守着银波荡漾的梯田美景,经营着稻田鱼和稻田鸭,在家门口就奔了小康的哈尼族青年李正福告诉记者:“前些年家里的3亩多梯田年收入只有三四千块,如今在家门口务工、经营农家乐再加上出售梯田红米、稻田鸭、稻田鱼的收入,一年超过4万多,不比外出打工差。”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党委书记张锋认为,全国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之所以能在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促进产业振兴中发挥“立竿见影”的作用,关键在于它培养出的体系人才队伍层层架构起连接科研与生产的桥梁,不仅保证了水产养殖各个环节、各个区域都有相应的科技力量分布,也使得围绕同一目标开展分工协作成为可能,有效促进了科研成果快速转化、落地生根,进而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发挥力量。

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农艺师吴敏看来,水产技术推广人员是链接科技与渔民的“纽带”,“实验室是我们的阵地,在那里,我们研究新技术,监测成百上千的水产样品。可池塘水田才是我们的主战场,好的水产技术、管理模式如果不能真正被老百姓学好、用好,就是我们技术推广人员的失职。”

截至年底,全国共有“国家、省、地、县、乡”五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1.14万个,实有人员3.04万人,建成示范基地个,实验室近个,培训教室约个;增强了资源养护、产业融合、质量安全等方面职能;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人员聘用、责任渔技和考核评价制度,通过开展推广人员骨干培训、举办全国水产技术推广职业技能竞赛、遴选“最美渔技员”、星级基层水产技术推广站等形式,着力在基层培养“一懂两爱”水产技术推广人才队伍,累计培训技能人才近30万人次,培养“双师型”推广人才近万名,通过技能大赛推举全国和省级“五一劳动奖章”“技术能手”余名。仅年就在渔农户中累计推广示范关键技术个,指导水产养殖面积.7万公顷,服务和指导渔农户.7万户,开展渔民技术培训期,培训渔民91万人次。

“让渔民多赚钱,让百姓吃好鱼”

——全力保障水产养殖稳定健康发展

“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一项重要的职责使命,是探索发现好的技术和模式,让渔民多赚钱,让百姓吃好鱼。”这是全国“最美渔技员”、安徽省宣州区水阳镇水产站站长汪祖军从业20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信念。水阳镇是有名的“蟹乡”,汪祖军伴随着水阳镇的螃蟹产业走过了幼蟹培育总面积从几十亩发展到今天的4万多亩、成蟹产值从平均亩产-元到亩产过万元的整个过程。水阳镇的蟹民总说,只要看到拿着笔记本,夹着圆珠笔走在蟹田上的老汪,心里就有了底。

走在水阳镇节次鳞比的水田间,但见天光一色,清水荡漾。几年前,水阳镇很多蟹田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蓝藻爆发,虾蟹大量死亡。汪祖军给自己定了一个“四年目标”,用四年时间,让水阳镇所有水面全部实现生态养殖。经历了养殖户学习新技术意愿不强、生态养殖初期导致的产量减少,如今,水阳镇的蟹田水质改善肉眼可见,虾蟹死亡率随之大幅下降。水阳镇的幼蟹产业也逐步壮大,截至目前,水阳镇年产优质幼蟹为吨,约占全国幼蟹总产量的1/8,每年可带动农业人口就业2万余人。

和水阳镇一样,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水产养殖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之中,水产技术推广人员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是渔业大国,水产品总产量连续30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养殖产量占世界养殖总量的60%以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消费结构升级,老百姓对水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不仅要求“吃得饱”,更要“吃得好”“吃得健康”。

为进一步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近年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在全国大力开展“水产养殖规范用药科普下乡活动”和“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实施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养殖试验示范,组织开展系列技术咨询和培训,探索构建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水产养殖用药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水产品质量产地抽检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9%以上。

全国“最美渔技员”、广东省湛江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水产养殖高级工程师蔡强每年主持检测对虾、罗非鱼、石斑鱼等种苗份以上,并通过网络平台公布种苗合格名单。“通过开展水产苗种产地检疫,亲本与苗种质量得以受到严格监控,可以有效防止带病苗种流入市场,从源头就降低了重大病害发生率。”

“养殖就是养生态”

——积极引导水产养殖绿色转型

“现在渔民朋友越来越认识到,养殖不是简单的投喂,养殖就是养生态。生态养好了,才能产出更高产更优质的水产品。”全国“最美渔技员”、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水产技术指导站站长丁彩霞向记者讲述了近年来老百姓对于生态养殖观念的转变。

生态养殖在金坛已成一种潮流。作为江苏省首个农业农村部健康养殖示范县,金坛大力推行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将人工湿地作为净水核心与养殖池塘合理配比,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生态养殖系统,全区渔业水域水质监测达标率和设施渔业养殖尾水达标排放率均达%。

近年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深入推进渔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推广设施化循环水养殖、深远海设施养殖、大水面生态养殖和稻渔综合种养等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年开始,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主动谋划并牵头启动实施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示范推广、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水产养殖用药减量、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水产种业质量提升等“五大行动”,为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今,水域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正在驱动水产养殖模式发生重大变革。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方向是绿色健康养殖,目标是实现现代化。因此要大力推进水产养殖的科学化、法治化、设施化、信息化、精准化,大力推进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和模式,实现优质、高效、生态、健康、安全发展,取得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丰收。”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崔利锋展望着水产业的发展前景:“全面实现小康后的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定少不了饭桌上越来越丰富的水产品,在这一点上,曾经的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未来,我们依旧责无旁贷。”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郭少雅陈艺娇

原标题:激发体系活力,筑牢“水上粮仓”——全国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助力水产养殖转型升级

监制:李朝民编辑:裴逊琦杜娟(见习)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596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