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的重要部署,推进我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和高质量发展,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以优质水产品专项、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试验站、河南省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为支撑,联合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加强团结协作,成立了由鱼类育种、淡水鱼养殖、水产病害防控、资源环境控制、水稻栽培等多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团。
在池塘养殖、大水面生态渔业和稻渔综合种养方面,通过区域化布局,专家团集成创新了5种典型的技术模式,其中1种经由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推荐给联合国粮农组织,1种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列入年河南农业主推技术。
黄河滩涂提质增效型生态养殖模式
根据黄河滩涂的地理特殊性,结合池塘与生态湖特点,通过在池塘架设生物浮床,在生态沟、生态湖种植水生植物,在2万亩养殖小区建立完整的从池塘经由生态沟渠最终进入生态湖的循环水养殖系统,“池塘+生态沟渠+生态湖”循环水养殖系统有效运行,实现2万亩养殖小区养殖尾水循环利用和零排放,综合增效20%以上,节水减排30%以上,减少氮磷等物质排放10%以上,形成生态化养殖生产环境。
按每年生产3万吨鱼计算,每年可至少减排总氮13.2吨、总磷0.23吨、COD(化学需氧量)吨,节水30%。同时提高了鱼肉品质,共生的水生蔬菜鲜嫩可口,可做草鱼饲料,养殖小区水质和水产品分别达到绿色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要求。
该模式成为黄河滩涂开展生态养殖的典型模式,在河南省乃至我国中部地区池塘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的发展中起标杆及引领示范作用。年,该模式经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推荐给联合国粮农组织。
小水体底排污循环模式该模式是将池塘分割为70%左右的养殖区和30%的水处理区。养殖区为4口具有底排污设施的池塘,水处理区为“潜流湿地”结构。每个养殖池上口大小为45米×45米,池深2.5米,坡比1.75∶1,圆锥形底,底部锥形池上口35米,深2米。排污口设置在圆锥形底中央,通过管道通向水处理区集污池,经固液分离,固体有机沉淀物作为有机肥用于种植农作物,上清液流入潜流湿地、生态渠或进入池塘循环再利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在养殖过程中,综合应用强增氧、原位水净化、多营养层级、精准投喂、健康护理、无抗、尾水循环处理等技术,达到清洁池塘及让鱼类在舒适的水环境中健康生长的目的。
与传统池塘相比,池塘底排污系统可以为鱼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使亩平均产量提高20%,饲料利用率提高3%~5%,成本折旧降低15%~20%,实现减少药物和水电使用量,实现节能减排、提质增效和生态保护。这一模式的示范应用,将革新水产养殖模式,适宜在全省范围推广。
水库生态渔业增养殖模式该技术模式被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列为年农业主推技术之一。该技术模式是在大型水库生物和环境本底调查基础上,人工调整水域鱼类等生物组成结构,稳定和优化水库生态系统,定期全面监测水域生态系统,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优化措施,进而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和渔业效益。目前该技术模式已在全省80%以上大型水库中推广应用。
“”工厂化循环水处理模式
该技术模式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体中多余的有机物,具有能耗低、易操作的特点,是工厂化养殖水处理技术的革新和工艺的补充。“3”即三级沉淀池代替微滤机,第一个“1”即增加一个厌氧池反硝化反应(或兼性生化处理池),第二个“1”即设置一个好氧生化池硝化反应,“6”即使用6大水处理技术处理尾水中的有害物质。该项技术模式在我省现有工厂化养殖水处理系统中已成为主流技术,应用有率达90%以上。
稻渔综合种养“繁养分离、秋苗繁育”技术模式
繁养分离是将稻田分为繁殖田和养殖田,繁殖田中繁育的虾苗在春节后放入养殖田,放多少捕多少,避免种质退化,提高养殖效益。受气候限制,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小龙虾供应的空白期,4~5月产量较低,价格较高,一直到6月才进入供应高峰期,随之小龙虾价格急剧下降,整个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我省信阳地区降水充沛、日照充足、雨热同季,小龙虾越冬期短,采用此种模式可以实现秋季繁育,次年5月前产出大规格成虾,恰好可弥补小龙虾产业发展中集中上市价格波动大这一短板。
责任编辑:王珊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