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修复蓝湾生态重塑海上共富大花园

  今年4月,国家生态环境部推出“走近美丽海湾”活动,推广展示了一批美丽海湾典型案例,洞头诸湾作为美丽海湾优秀案例跻身其中。

  多年来,洞头坚持以生态为基底的海上花园建设之路。特别是近6年的蓝色海湾整治实践,成功探索出一条人海共生、陆海统筹、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富裕新路径,找到了创新“两山实践”和实现“共同富裕”两大光荣使命的精准结合点。

  接连实施两期蓝湾整治

  重现水清岸绿的美丽百岛景象

  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是国家“十三五”“十四五”重大海洋工程之一,是加快近岸海域综合治理、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统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职责的重要途径。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积极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年洞头率先成为全国首批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的8个试点城市之一,实施总投资4.76亿元的蓝湾一期项目,于年6月23日竣工验收,带来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年4月,洞头再次入围蓝色海湾整治二期项目,总投资4.51亿元,获中央海域与海岛保护资金2.26亿元。蓝湾二期项目包括海岸带生态修复、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海岛海域生态修复、蓝色海湾工程监测和评价四大方面共计35个子项目。

  经过为期6年的蓝湾整治,“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物丰、人和”的美丽景象在百岛洞头再度重现。例如通过实施“破堤通海”,破开曾经让洞头实现陆海相连的灵霓大堤,让时隔15年的“两片海”重新联通,有效提升海水交换、纳潮能力,为瓯江流域的鲈鱼、凤尾鱼“让路”,恢复了海洋生物繁衍栖息地。

打造“十里湿地”,在霓屿种植千亩红树林、百亩柽柳林,成活率高达91%以上,形成了全国唯一的“南红北柳”生态交错区,构筑了潮间带,增加了生物多样性,碳汇功能逐渐体现。

“生态海堤”建设将15公里硬化海堤改造成为“堤前”湿地带、“堤身”结构带、“堤后”缓冲带,形成了滨海绿色生态走廊;开展“退养还海”,在三盘港全面清退了污染严重、效益低下的传统网箱口,推动传统渔业向都市休闲渔业转型;进行“渔港疏浚”,洞头、东沙两大渔港共清淤万立方米,港内水深平均提升2.7米,不仅改善了渔港水质和通航能力,更激发了渔港经济活力。

复原“沙滩岸线”,共修复了10个被过度挖掘、侵蚀蜕化的沙砾滩,面积达15万平方米,累计修复生态岸线23.73公里,恢复了岸线亲水功能。

筑巢引鸟、保护鸟类以修复鸟类栖息地,吸引了黄嘴白鹭等79种鸟类栖息繁衍,在洞头岛礁首次记录到全球濒危物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杓鹬及紫背椋鸟等罕见鸟类。

新晋网红打卡点:半屏岛海上月堤

  碧海蓝天赋能经济发展

  海洋经济GDP占比达70%

  碧海蓝天也是金山银山,蓝湾整治让海岛人民从此能够换个方式“靠海吃海”,满足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洞头东岙村,一片长米、宽米的沙滩在5年前完成改造,焕然新生。此后,曾经靠出海打鱼为生的村民,在沙滩周边自办了民宿,开起了餐饮酒店、超市。在沙滩的勾连下,人海相亲相近,小渔村也由此兴盛起来。迄今为止,陆域面积仅0.35平方公里的东岙村,开出96家民宿、17家餐饮、28家商铺,直接从业人员余人。

  如今的洞头已经形成13个类似东岙村的民宿村集群,共有民宿家、床位张,民宿村户均年收入超15万元,涌现出伴·精选等高端民宿品牌,成为城里人的心灵栖息地,旺季一房难求。帆船帆板、邮轮游艇、休闲海钓等海上运动业态也在不断涌现,成功举办国际铁人三项赛、全国海钓、帆船邀请赛等品牌赛事,全国海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落户洞头。

现在,每年有千名大学生回乡创业,常住人口比十年前增长了22%,老百姓工资性、财产性、经营性收入大幅增长,城乡收入比缩小至1.62:1,均衡度排在浙江前列。

  蓝湾整治提升的是环境,带来的是发展新动能。近5年来,洞头落地开工亿元项目30个、百亿项目2个,总投资达亿元,29个烂尾项目被激活。利用科技赋能现代渔业,向海洋牧场、深海养殖、装备式养殖转型,洞头搭建了从“浪尖到舌尖”运营平台,荣获“中国生态大黄鱼之乡”等三张国字号金名片。

探索声波养黄鱼,生态大黄鱼的品质越来越接近野生,“两菜一鱼”品牌越做越响。洞头从“拥抱海洋”到“走向蔚蓝”,海洋经济乘势崛起,去年海洋经济增加值达80亿元,占GDP比重的70%。

  来源:温州都市报

所有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吃喝玩乐in温州#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435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