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首次禁渔土著鱼有望在家园无忧畅游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个医院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黄河首次禁渔土著鱼有望在家园无忧畅游

从4月1日12时至6月30日12时,黄河流域的黄河干流和扎陵湖、鄂陵湖、东平湖等3个主要通江湖泊,以及白河、黑河、湟水等13条黄河主要支流的干流河段都必须渔船进港、渔网入库,甚至连钓鱼都不被允许。这是黄河首次实施流域性禁渔,至此,我国内陆七大流域中长江、珠江、淮河、黄河四大流域的禁渔期制度已基本建立起来。

为何会实施如此严厉的禁渔期制度?被诟病许久的单打独斗式水生态治理是否翻开了新的一页?

黄河渔业资源下降非常迅速

对于实施黄河禁渔期制度的原因,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解释说,受环境污染、工程建设以及过度捕捞等因素影响,黄河流域水生生物资源衰退严重,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恢复。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鱼类资源丰富。据资料记载,黄河鱼类有种和亚种,黄河鲤鱼更是闻名遐迩。黄河上游的鄂陵湖、玛曲段等更是西北地区的重要渔业生产基地。

但黄河的渔业资源下降非常迅速。据黄河水产研究所近7年实地调查和相关资料显示,到年,黄河水系能统计到的土著鱼类已下降到82种,黄河中、下游更是分别下降到49、48种属。如鳗鲡、黄河雅罗鱼、北方铜鱼等鱼类现在已很难发现其踪迹,有的甚至绝迹。

年在对黄河陕西段鱼类资源进行调查后发现,陕西段现有鱼类55种,鱼类减少25种,外来入侵品种24种。

揪出挤压鱼儿生存空间的罪魁祸首

谁是影响黄河流域渔业资源的“罪魁祸首”?专家们一致认为,是环境因素、不合理的捕捞和水域污染等。

青海省环境规划和环保技术中心王恒山的论文《黄河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及保护对策》显示,在近数十年的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因素综合影响下,黄河渔业资源明显下降,已表现出生命周期长的种类被生命周期短的取代、传统的大中型种类被庞杂的小型种类取代、优质种类被非经济种类取代,当地优质优势种类被低质种类取代,鱼类个体小型化、繁殖群体低龄化十分突出。不少种类已呈濒危状态。黄河渔业资源减少已是不争事实,衰退趋势还在发展。

据介绍,近年来,黄河上游来水量偏少,在黄河源头也出现了断流现象,河道、湖泊水位下降甚至季节性断流,产卵场萎缩等。黄河上游建成的大量水电水利工程对鱼类影响巨大,如三门峡大坝建成后,阻断了鳗鲡洄游通道,鳗鲡消失;青铜峡大坝建成后,北方铜鱼的年产量由原来的15吨急剧下降到几乎不见踪迹。

环保组织“自然大学”创办人冯永锋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度捕捞、非法捕捞情况更是令人担忧,“目前最严重的是电鱼”。

《黄河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及保护对策》显示,整个黄河流域渔业资源,已开发的鱼类全都存在着过度捕捞、非法捕捞情况,无论是干支流还是附属重要渔业水体,“酷捕”现象都比较严重,捕捞量远远超过自然增殖量;偷捕、炸、电,甚至毒鱼等现象也在进一步蔓延。

“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干支流沿河工矿企业密集,大量污水排入黄河,水质恶化,污染严重,污染事故频发,污染物超标,超出了鱼类自身的承受力,导致在一些水域绝迹或基本绝迹。”冯永锋说。

七大流域或将全部实行禁渔

在某一区域、某一时间段禁渔是保护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渔业管理的主要模式。我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在东海、南海和渤海等海洋先后实施季节性禁渔,在长江实施春节禁渔。

黄河流域的很多地区已出台了不少地方性禁渔制度,于康震说,但由于缺少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各地在黄河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方面主要还是靠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缺少流域性的协作机制。根据黄河禁渔期制度,农业农村部从4月1日开始,组织沿黄渔业部门启动黄河流域渔政联合执法行动,特别是加大对交界水域、重点水域等水域的打击力度;禁渔期结束后,还将组织专家对黄河禁渔期制度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

对于黄河污染,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说,“碧水保卫战”的重点治理对象是劣五类水体和入江河湖海不达标的排污口水体等,同时将倒逼生态保护工作。

禁渔期制度还将持续扩大,于康震表示,农业农村部将开展辽河、海河、松花江等流域禁渔期制度调研,争取早日实现七大流域全部实行禁渔管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149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